王宗仁
沙漠是一具僵尸。
记不得哪位诗人留下这句名言。我曾思忖久久,也没有吃透。就像有一种秋天并不代表收获,沙漠怎么会是这样悲观?
僵尸!
我的人生经历中有好多走过河里走廊、柴达木盆地的沙漠,当然我会承认自己对瀚海了解得很肤浅。但是,那些地方给我留下的是诱惑,也是力量。是一生也走不完的路。有了路人才学会跋涉。
清晨,沙包里拱出一轮朝阳。那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日出;中午,遍地都是多彩的幻影,你准能找到一幢你最满意的十多层楼房;金色的黄昏,夕阳在遥远而亲近的地平线上蹭呀蹭呀,慢慢地沉入沙海……
这,就是我眼里的沙漠。
我又一次走进了昆仑山下的这片沙漠。我要用我的跋涉,在死亡线上走出生的路程。
日头已经熟睡了,在发蔫;大漠也睡熟了,正发烫。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静悄悄的……
风儿在地层下走过。沙丘,沙丘……是波浪吗?
却不见水珠。是花瓣吗?
却不闻芳香。在远远沙梁的顶端,踱着浊云一片,很像一块烤焦的薯干。
死海般的寂静。
我一步踩下一个深坑。多深?
流沙灌不满。身后一串猫耳朵!
好美的脚印。我走得很吃力,但看得很仔细。我急促的呼吸响在沉沉的脚步里。
突然,一阵哇啦哇啦的脆叫,像流水一样清亮!
震颤了天上的圆月,当然包括我的心。
是青蛙。怪?
这个干枯的世界中还会有这水灵灵的生命!
蛙鸣很慢,很慢,分明是要让我把它的声音储存起来。我终于听出点韵味来了,那是一种哀乐。青蛙在哭吧!
我有些心碎。生活中的每一个声音并不都是欢歌。
月光下,我陡地看到了一棵树。我走近跟前。树身已佝偻,树枝像起皱的核桃,枯叶还留在枝杈间……虽有漠风频吹,它却枝不摆、身不晃。它死了,尽管它直直地站着。
谁可以告诉人们,它死了多少了?
不,也许它并没有死。只是像一个饮了过量酒的醉汉。醉,也是一种死态。但它还会醒过来的。醉后更清醒。我并没有发现绿色,但是,我看到世界是鲜嫩的。即使在死海里,生命也不会是空白的。在这个夜晚,这棵醉树注入我最大的热情。我知道了黑夜的眼睛可以寻找到快乐的光明。
青蛙还在鸣叫。它不是啼死,而是唤生!
当我继续观察的时候,又发现了奇迹:枯树根部冒出一圈闪耀着活力的翡翠般嫩黄……
同时,我也听到一种声音:叮咚,叮咚……泉水!
原来,它并没有干涸。只是改了行踪路线,在地层深处,用清冽的水声,敲打着坚硬的地壳,以及那枯树,还有蛙鸣……
漠原的残夜,也许还禁锢着几瓣春天。但是,我毕竟找到了航行的绿色甲板……
这片方寸之间的秃坑,点燃着一簇生命的烛火。泉水渗透在融化了的沙漠,使我看到了荒漠里辽阔的草原!
16
.文章开头说
“
沙漠是一具僵尸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分)
答:
17
.“这,就是我眼中的沙漠”,请概括出“这”指代的内容。并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4
分)。
答:
18
.简要回答作者采用了哪些技巧描写这棵醉树?(
4
分)
答:
19
.赏析句子“
漠原的残夜,也许还禁锢着几瓣春天。但是,我毕竟找到了航行的绿色甲板
”的精妙之处。(
4
分)
答:
20
.请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启迪。(
4
分)
答:
参考答案:
16.
(4
分)欲扬先抑(1
分),照应标题(1
分),引出下文作者的沙漠的独特感受(1
分),与后文形成对比,反衬醉树形象(1
分)。
17.
(4
分)“这”指代富有生命力的沙漠形象(2
分,抄写原句只给1
分)。作用承上启下(1
分),由对河西走廊的感受过渡到写昆仑山下的沙漠(1
分)。
18.
(4
分)先侧面烘托铺陈(1
分),用浊云、死海等作比喻,反衬沙丘的干枯和荒凉,再以声写静,用蛙鸣反衬其寂静(1
分),最后正面描写身躯、枝条、枝叶等,用醉汉做比喻(1
分),生动描绘死海干枯的树的形象,抒写独特的感悟(1
分)。
19.
(4
分)巧用比喻(1
分),把生命比作春天,把水比作绿色甲板(1
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荒漠戈壁也许还能阻挡生命的春天,但只要有水有希望(1
分),生命就会以其顽强与执着,登上生命的航船,永往直前(1
分)。
20.
(4
分)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1
分),但只要有希望,有信心(1
分),就会直面现实,克服困难,顽强执着,勇敢前行(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387069.html
相关阅读:《用爱倾听 方冠晴》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阅读答案
《优美的琴声》阅读答案
阅读《牵手》附答案
蒋子龙《享受高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