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①
每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
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来~#
源:
中国教育&
出^
版%
网]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
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
来^
源~:
中&#
教网%]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
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吗?
一比一大啦,明还要钓虾吗?
明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
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
待下一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的长,比上的直,比上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
~1944
),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5.
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
分)
▲
6.
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
分)
▲
[
中国^%@
教育&
出~
版网]
7.
比较鲁彦《钓虾》与下面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4
分)
21
教育网
A.
《安塞腰鼓》(刘成章) B.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C.
《海燕》(高尔基) D.
《那树》(王鼎钧)
⑴
与《钓虾》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
⑵《钓虾》
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
⑶抄录
《钓虾》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
▲
8
.
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5
分)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390447.html
相关阅读:龙应台 《怎么跌的有尊严》阅读答案
《乡村不言谢》阅读答案
《掌心化雪》阅读答案
《石榴(莫怀戚)》阅读答案
《闪光的戒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