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
“
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
父亲的良知却说:
“
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
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
“
超我
”
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1
.你如何理解
“
母亲的良知
”
和
“
父亲的良知
”?
请结合课文,作简要回答。
2
.作者为什么说
“
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
试作说明。
3
.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
母亲的良知
”
和
“
父亲的良知
”
是一个成熟的人应具备的做人的两种素质。
“
母亲的良知
”
就是
“
对别人的仁爱之心
”
,即通常所说的
“
人应关爱他人,善待他人
”
;
“
父亲的良知
”
就是
“
对问题的理性的判断力
”
,即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有正确判断是非的愿望和技巧。作者认为,这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偏废,否则,走向一面,即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这是一种理想的为人准则,是作者给资本主义社会开出的一张救治良方。在现当代哲学领域,这剂良方闪耀这理性的光辉。
2.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作者将导致丑恶现象的原因归结到人缺乏
“
良知
”
、缺乏爱心,因而,人
“
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
,进而社会弊端丛生。
作者弗罗姆提出这一观点,有其客观依据,有一定的道理。但他没有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上找原因,所以又有其局限性。
3.
这文中的大部分篇幅里,作者极力阐述和强调
“
母爱
”
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全能的、自始至终的,所以,母亲对孩子的过失甚至是极大的错误乃至犯罪都会给以原谅、维护、祝福。
这句话运用假设和夸张的语气来极力凸现
“
母爱
”
的博大和无私,突出
“
母爱
”
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451487.html
相关阅读:《歪儿 冯骥才》阅读答案
《鸟是树的花朵》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物 李淑云》阅读答案
《生日》阅读答案
《用来浪费的时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