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
,1945
生于上海。
1967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1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
: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
随感集《人与永恒》
,
诗集《忧伤的情欲》
,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
,
纪实作品《妞妞
:
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
,1998
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
(1~6
卷
),
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的散文文风活泼
,
并加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
,
它常化艰深为平易
,
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
,
发生得悄然而广泛。他的多数作品在形式上摆脱了学术的艰涩
,
也不乏艺术的新奇
,
写得质朴平实
,
所表达的又是一般人都能了解的切己感悟。
好梦何必成真
周国平
①
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②
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
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 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
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 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
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 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 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
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
我把第一种梦称做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做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安静》,略有改动)
10
.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不超过
10
个字)(
3
分)
11
.第
⑤
段中,作者引用古代樵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
分)
12
.作者论述的
“
第二种梦
”
的含义是什么?(
3
分)
13
.结合全文,揣摩加点词语,谈谈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4
分)
参考答案:
13
.好梦不必成真(或:好梦不一定成真、好梦何必成真)
评分标准:3
分。其它用自己的话概括,准确简洁也可。字数超过,酌情扣分。
14.
为了论证第一种梦(物质的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否则就成为不切实际的梦想,甚至遭人哄笑。
评分标准:3
分。意对即可。若答“
为了论证好梦成真也有不切实际的”
,也给满分。
15.
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以归入其中)。
评分标准:3
分。若只答括号中的内容或“
精神的梦”
之类,得2
分。
16
.(黄金喻指富裕的物质生活,天堂喻指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类若是只追求物质的享受,放弃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内心世界将变得荒芜贫乏,荣华富贵将成为心灵的囚牢。
评分标准:4
分。意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502330.html
相关阅读:文瑞《秦淮河上寻桨声》阅读答案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阅读答案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阅读答案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阅读答案
节选自梁晓声《母亲》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