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
说实在话,这样的天气她坐在这儿很委屈。可委屈有什么用啊,生活就是这样艰辛,只有这样坐着,每天看着一个个人从车站走出来,站在她面前拨打电话,然后付费,她才能有收入。
她只有
17
岁,这个年龄应该上高中。可不行,她得坐守这个讨厌的电话亭。自从她爸爸出了车祸,她守在这儿已经三年多了。她想,她还得继续守下去。守到什么时候,鬼知道。
现在是除夕夜,远处早已有爆竹在响了,透过铁皮房的窗口往外望去,能看到天空中不时升起的礼花。铁皮房里冷极了,她冻得瑟瑟发抖,不停地两手搓着,哈着气温暖有点儿僵硬的双手,但这几乎没什么作用。
她的世界就是这两个平方米,一天到晚看着人来人往,每张面孔她都陌生,偶尔会有一个人在她面前停留一下,拿起放在窗口的电话拨打,然后问多少钱,她就看看计价器上显示的时间,说出准确的价格。对面的人匆匆付账,没有人多看她一眼。
母亲下岗了,弟弟要上学。母亲就把她爸爸生前经营的电话亭交给了她,自己到菜市场卖菜。在这儿,没有人肯向她说一句多余的话。她还兼营着一些畅销杂志,没事的时候总爱低着头翻看。她从来都是轻轻地仔细翻动着,怕把杂志翻旧了卖不出去。杂志看起来很新,可哪一个角落都有她的目光。但这会儿和往常可不一样,她异常孤单,听着远处不时响起的爆竹声,她多想锁了铁皮房回家啊。可她不能,后面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趟向东或向西的火车经过,说不定会有一些下车的人要来打电话,她得这样待着,直到最后一趟车驶过。
一对恋人从她面前走过,那女的一袭长发,紧紧地依偎在男的胸前,留下长长的影子慢慢地晃动着。她起先看的是那对恋人,等他们从她的窗口走过,她便盯着那影子看,直到影子完全从她的视线里消失。她又转回目光,搓着手,看远处不时升腾的礼花。
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电话里传来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声音:“朋友们,再过五分钟,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期待这一美好的时刻吧!”电话里,妈妈说的什么她一点儿也没听到。
“你好,打一个电话好吗?”突然,一张微笑的脸出现在窗口,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小伙子。她一愣神,立刻笑着点了点头。她想,今天是除夕夜,很多人从外地匆匆向家里赶。她故意把脸侧向一边,不去听他的声音。
电话很快打完了,小伙子放下电话,依然微笑着看她:“冷吗?”
“不冷。”她也笑笑,望着那张笑脸。
“我不信,肯定冷。”他调皮地说着,然后掏出钱包,拿出一张百元纸币递给了她。
“对、对不起,找不开。”她的确没有那么多的零钱找他,她有点儿抱歉。
小伙子头一抬,指着她身后的杂志说:“那我买你一本杂志吧,这样总能找开了。”
“那也找不开。”
小伙子有点儿为难了,踌躇了一会儿,毫无办法。
她说:“你走吧,不收你钱了。”
小伙子不好意思了:“那怎么行啊?”
“咋不行,你快回家吧,家里人等着你呢。”
小伙子沉默了一会儿,只好向她点了点头,离开了。
她重新把计价器归了零,正要抬头眺望远处的礼花,忽然看见刚才小伙子递过来的那张百元钞票躺在电话机旁边。她一愣,立刻拿起钱,门一关追了出去。幸好,小伙子还没有走远,她一喊,他停了下来。
“钱忘记了!”她走上前递给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伙子接过钱,反复在双手中递换着。“不为什么,这是你的钱呀。”她淡淡地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小伙子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消失在车站广场……
早晨,阳光洒满了车站广场。她在爆竹声中醒来,这才意识到是新年了。她打开那扇冰冷的铁皮房门,向外张望,忽然愣在了那儿:门前站着一位邮差,正要举手敲她的铁皮门。那邮差手里捧着一束正在怒放的康乃馨,递给她,然后拿出一张签单让她签字。她懵懂地签了字,邮差转身就走。她喊住了邮差:“谁送的?”邮差指着花儿说:“他没留名字。”她便去看那束花儿,发现花丛中有一张小卡片:“但愿新年花盛开。”落款是“昨夜归人”。她的头“嗡”的一声,眼泪突然顺脸而下。
这是她真正的新年,有人知道了她的存在。
这时,一位老者走过来,拿起电话。打完了,问道:“姑娘,多少钱?”
“免费。”她高兴地回答,“今天是新年。”说完,看了一眼面前的老人,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父亲车祸去世,母亲下岗,弟弟要上学,
14
岁的“她”只好辍学,靠守电话亭的收入来分担家庭压力,今年过年也得守,为此“她”感到很委屈。
B.电话亭一天到晚人来人往,除偶尔有人拨打电话外,却没有人多看“她”一眼,肯向“她”说一句多余的话,这里折射出当下人际关系的冷漠。
C.小说写一对恋人从“她”面前走过,“她”痴痴地盯着那对恋人看,直到他们的影子完全从“她”视线里消失,这里写出了少女内心对爱的渴望。
D.小说多次描写除夕夜远处的爆竹声和升腾的礼花,与“她”坐守的狭小、冰冷的铁皮房形成了鲜明反差,衬托出人物境遇凄凉孤单、精神空虚。
E.小说写“她”新年早晨惊喜地收到一束怒放的康乃馨和一张温馨的小卡片,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突转,这一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2
)
小说在刻画“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
(
3
)
小说中的“新年康乃馨”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6
分)
(
4
)
“她”坐守电话亭三年多,小说只截取新年这个时间点来讲述故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
1
)(
5
分)
E
(
3
分),
A
(
2
分),
C
(
1
分)
。
(
2
)(
6
分)
①懂事明理。虽然只有
17
岁,却为了支撑家庭,苦守电话亭三年多。②诚实本分。发现小伙子好意落下的一百元钱,她立刻追出去奉还。③善良大方。为了让小伙子尽早回家、让老人新年快乐,她不收话费。
(
3
)(
6
分)
①小伙子在新年第一天通过邮差给“她”送去一束康乃馨,表达了对“她”的感激、尊敬和祝福。②“她”收到了康乃馨,感受到了新年的温暖,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③新年康乃馨的情节,寄寓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关爱传递的期盼。
(
4
)(
8
分)
①从微型小说特征上看,聚焦“新年”这一瞬间讲述“她”三年多的故事,可以使叙述更紧凑;②从情节处理上看,正是年关,“她”的处境才有可能引发他人关注,从而出现情节陡然转变,达到平中见奇的效果;③从人物刻画上看,新年环境中“她”内心更为敏感,截取新年时间点有助于发掘与表现人物的深层心理;④从思想内涵上看,选择新年切入现实,艺术地再现社会弱势群体真实生活,有助于读者窥斑见豹、见微知著,深化对人生和社会感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614963.html
相关阅读:散文阅读《一瓶黄河水》参考答案
《你遗失感动了吗(16分)》阅读答案
阅读冯骥才《花脸》附答案
《我们是怎么过母亲节的》阅读答案
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阅读答案(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