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声的
《宋书庾炳之传》载,南朝宋文帝时,吏部尚书庾炳之不学无术,贪脏枉法,被人弹劾。宋文帝打算宽恕他,尚书仆射何尚主张严肃处理。说他的贪脏枉法,“异口同音,便是彰着”。异口司音,后世多作“异口同声”,沿用来表示众口一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iyu/837009.html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