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我说《红楼梦》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名著读后感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乾隆朝中期,有一本名曰《石头记》的手抄本小说,在坊间流传。凡阅读者莫不感觉耳目一新,以为是前所未有之奇书。这《石头记》就是后来的《红楼梦》。


  看过一本当代小说家编写的历史小说,说乾隆朝的事儿,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书里露了一脸儿,书中的曹雪芹虽落魄却不潦倒,说不上谈笑有鸿儒,却也来往无白丁,多与官宦交游,共雅士宴饮。书中还讲道,权倾朝野的和?和大人对《红楼梦》情有独钟,读的如痴如醉。至此,我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乾隆皇帝读过《石头记》吗?如果说乾隆皇帝没有读过此书,我觉得不太靠谱,我凭什么下此结论啊?可如果说乾隆皇帝读过这本书,以这位爷的眼神和手段,一旦嗅出了书中的“排满”或“革命”的味道,曹雪芹恐怕在劫难逃了。我左思右想了一阵儿,认为《石头记》这本书虽然在乾隆朝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甚广,但是知道作者是谁的人并不多,也就是曹雪芹的一二知己故交。


  嘉庆初,才有一个叫袁枚的雅人披露《红楼梦》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后人曹雪芹撰写,对此,有人质疑不信。最后,经胡适之先生的考证,终于在学界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红楼梦》确实为曹雪芹所著,因为曹家在祖上是阔绰过的,曹雪芹是有资格成为这本奇书的作者的。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对于读《红楼梦》的人来讲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读者们特别想知道的是这本奇书到底讲的是谁家的故事。在《红楼梦》前后,好像还没有任何一本书对读者有如此巨大的诱惑,来探究类似的问题。比如,另有一部同样著名的古典小说《金瓶梅》,读者们除了对干净的删节本深表遗憾和强烈不满之外,没有人整天的琢磨着:这写的是谁家的烂事儿啊?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西门大官人档次太低的缘故,不就是阳谷县城里的一个土财主么?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可是读《红楼梦》就不同了。


  读《红楼梦》的人们认为大观园是存在的,园子里发生的故事是真实的,人们揣测和臆断着《红楼梦》讲述的是这家或那家的故事,却都经不起严肃推敲,基本是穿凿附会,不靠谱。即便如此,读《红楼梦》的人们还是从书中读出了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化艺术、丧葬餐饮等等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书中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行特别研究的人,被人称为“红学家”。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最初读《红楼梦》的人们之所以感觉耳目一新,以为这是一本前古未有之奇书,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在《红楼梦》之前的中国小说不是这么个写法。鲁迅说它“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读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点,看到 “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时,我眼前一花,疑惑了三下,暗道:难道先生也是这般见识?真的以为书中人物确有其人?把《红楼梦》当纪实小说读了?反复品读之后,才觉得谬的是自己。“真的人物”并不是“真实的人物”。倘若有读《红楼梦》者,真的以为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某某某和谁谁谁,恭喜这位,这般的读法,迟早会成为“红学家”的!


  文学作品中的“真的人物”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他们虽然不是“真实的人物”,没有具体所指,但是,他们确实存活于真实的世界,这些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对面的王二麻子,或许是旁边的孙大胖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鲁迅先生后来的《阿Q正传》便是塑造了这样一群“真的人物”,使得为数不少的国人以为先生文中的某人物实指自己,对号入座之后,便跳起脚来,大骂鲁迅先生丑化了自己的尊容。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值得一读的。当初父亲允许我读《红楼梦》是为了使我提高语文水平,父亲说:《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极品之作,熟读之,作文不愁矣!在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每与父亲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时,父亲总是摇头摆手,告诉我:小说而已,切莫为所误!直到若干年之后,我似乎才有所领悟这“切莫为所误”的含义。


  林语堂有言论:在中国,一为文人,便不足为观。我觉得林先生此语言重了。我以为在中国,成为文人,不过是失足而已,尚可救药,倘若再不谨慎,不幸而成为“专家”,那可是真正的堕落了,你也就别把他们当人看了。你瞧一眼当今那些所谓的“红学家”,便是这最好的佐证,他们已经把一本好好的《红楼梦》连同他们自己,弄得是面目全非。


  读《红楼梦》者,最好不要去参考任何“红学家”的研究成果或听取任何所谓专家们的诠释。“红学家”们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告诉你大观园是谁家的园子、贾宝玉是谁家的公子、十二钗的前世今生,这是纯粹的扯蛋!倘若信以为真,便真的要为其所误了。《红楼梦》者,小说而已。


  把《红楼梦》当真事儿去读去考证去研究的,是“红学家”们的读法。还有一种读法,就是直接走进大观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或宝玉黛玉、或宝钗熙风、或贾政薛蟠,等等等等,谁的脑袋谁做主。


  在现实中,贾政般的厌物非常之多,但在精神上,幻想着自己就是贾政的人却十分罕见;薛蟠的“女儿乐”也算作名诗了,现实中人,太多的比起薛蟠的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每每以风流自诩,唉,真是个,不知耻!不知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数风流人物,算红楼名模,还得看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和金陵十二钗。弱一点的自比林黛玉,虽弱不禁风但顾影自怜,总觉得自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胖一点的好比薛宝钗,肉不叫肉,那是温柔敦厚;脸上长个痦子实话有点大舌头,还有个史湘云可以说事儿呢!至于男人,雄性荷尔蒙分泌一失调,马上就当仁不让的自以为是贾宝玉转世重生了。其实,书中的贾宝玉没有这么操蛋,不是这个德行。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仿佛这是公论。它的伟大之处除去那文章的旖旎缠绵,辞藻的华彩绚丽之外,太多的人赋予了它太多的各种各样的伟大意义。 我以为《红楼梦》之所以是十八世纪的中国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于曹雪芹先生把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者们所不可能认识的问题,用文学小说的方式演绎和表达了出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hougan/638304.html

相关阅读:红楼梦读后感400字两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作文共三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3篇
《狼图腾》读后感1500字
初中《红楼梦》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