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伊曼纽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年出生于柯尼斯堡。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
  在“批判时期”,康德对他以前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及以休漠为代表的怀疑主义进行了批判。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
  从4月31号入手开读,到今天,刚完成先验要素论,和先验逻辑论,一共5大章, 读一会儿就适合出门走走,不然真的会看不下去。


  为什么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是如此有序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一些事情?这本著作就是在高大上的回答这个问题。
  这本数十万字的大作非常晦涩难懂,全书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先验要素论”也就是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也就是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
  因为人类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有从感性到理性的条件与形式。因此,在“先验要素论”里面要分别论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读书笔记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认为人们要认识事物必须要通过先天直观形式,也就是空间与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可以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感性的知识,其实康德就是认为人类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而“先验逻辑”则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在对知性的探究中发现了知性的十二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而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样范畴在经验中是有有效性的,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概念分析论“。但是知性如何去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呢?康德在“原理分析论”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要有一定的法规,也就是说它要依照范畴表把知性先天原理的体系用“直观的公理”、“直觉的预测”、“经验的类化”和“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去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知性先天原理只对现象有效,而对超越现象的物自体或本体则没有有效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1050792.html

相关阅读:《魏晋风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狼图腾》读书笔记
《吹小号的天鹅》读后感400字
契诃夫作品佳句摘抄
《人生哲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