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书笔记400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每当我赌气莎士比亚的名言——多灾多难,百炼成钢时,就想起了我读过的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书笔记400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写了两次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当我读到“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不停地流淌”时,我想:许多人肯定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定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更让我感动的是:谈迁面对困难果然重新站了起来。虽然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谈钱是个老人了!他的精神让我非常佩服这段文字文中是这样写的:“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读书笔记大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书笔记400字》。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我又不的想起:二年级时,妈妈让我做一道练习题。我说:“不做就不做。”最后气得我把书都给撕了。如果让谈迁来做这些题,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我要向谈迁学习。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商州区第一小学 郭艳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故事,表现了他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文章用词生动凝练,激昂的文字对于表现谈迁的顽强很有力度感,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究竟该怎么上,一直是很有争议的,拿到教材,我发现,本课的四字词语特别多,我数了一下就有二十五个之多;其次,是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数字。给整堂课定位的目标就是首先一定要处理好这些词语;其次是让孩子通过读,读出数字背后的内容,理解体会运用数字的效果。开课之初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课题质疑,引起阅读期待。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画词语,画出词语后练习读,再交流理解,然后运用积累的四字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教给了孩子在会读、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的方法。接下来引导学生扣住开课之初提出的问题,解决 “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的信念是什么?等问题。最后精读第一自然段,采用“关键句突破法”让学生扣住“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及“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来体会其勤奋、艰辛,发散交流,自读自悟,反复的读悟为第二课时理解谈迁的……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一、了解谈迁第一次撰写《国榷》的不容易。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主要是抓住重点句:“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数字体会谈迁撰写《国榷》的历时之长和无比艰难。为下文的学习作好的一定的铺垫。这是学生在本节课上第一次与文本的对话,我采用了听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二、了解谈迁所遭受的厄运,以及他的表现,从中体会他的精神品质。1、教学第二自然段,我采用了快速阅读思考的教学方法。出示思考题:(1)谈迁遭受的是怎样的厄运?(2)谈迁是如何面对这厄运的?2、重点讨论第二个思考题。结合重点词句让学生谈谈读文之后的感受,从“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中体会谈迁的痛苦万分。从“挣脱、并没有、很快、又回到、下决心、从头撰写”这些词语中体会谈迁他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非常坚强。我适时地进行指引、点拨,充分地让学生来谈自己的所思所感。在《语文课程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书笔记600字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文中主要写著名史学家谈迁完成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花尽了心思,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四处搜集前朝的逸闻。日积月累,下笔成文,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这部《国榷》。数字之多,谈迁也是家喻户晓。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书稿居然在复印前被不知名的小偷偷走。这个《国榷》就像一场梦一样,随风消逝,无影无踪,在一瞬间化为乌有。谈迁年老体弱,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他以泪洗面,回天无力。他的一生仿佛凝聚在这痛苦之中。但是,执着支撑着他走回起点,从头再来!他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国榷》伴着他走完人生的道路。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四年后编写完了这部史书。这可是谈迁用一生的心血来撰写的呀。这几年,谈迁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的努力换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就像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注定要发明炸药。在成功之前,曾进过无数次失败。这也许就是挑战他生命的困境,他的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让人们心中充满光亮,不在面临黑暗和恐怖。虽然他遇到各种困难,但他没有灰心,没有气馁。虽然他的父母都不支持爱迪生,爱迪生只好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终于,他发明了灯泡。而我呢,遇到一点小麻烦就烦躁,就退缩。不愿意花……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有选择地积累词语。2、通过观照文本中的数字和动词,感知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写作特色。3、借助想象、诵读感受谈迁的顽强意志,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瞄准“信念”1、读课题2、读好课题。3、谈迁的信念是什么?(板书: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4、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二、关注数字,感知“信念”1、过渡:为什么一部书稿的丢失竟是致命的打击,痛苦的厄运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体会,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跳到了你的眼前,触动了你的心弦。2、 师生交流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①、这位同学发现了四个数字,很多人都觉得数字是冷冰冰的,但是这些数字的背后,却有着怎样的内涵啊,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②、师生交流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写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1)“一百多里”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要连续不断地走41个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1077499.html

相关阅读:麦克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昆虫记》读书笔记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800字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书笔记
《母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