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第一本成名作。《道德情操论》是担任道德哲学教授时候的课堂讲义改写而成。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人的行为溯源于人性中的同情原则。
同情感是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时或者怀想他人的不幸时所感觉到的那种情绪。设想和想象自己身处那样的痛苦和穷困中的处境而激起同一种情绪,其强弱视我们的想象鲜明或者模糊的程度而定。这和庄子说的人性本善是一样的。同情感不光只有悲伤,还有喜悦。悲伤或者喜悦当被人的面容与姿态强烈呈现出来时,立刻回旁观者多少感到类似的痛苦或者愉快。这就是戏剧表演之所以让人着迷的原因。
人们对死去的人带有同情感,因为活着的人觉得死去的人被剥夺了阳光,被隔绝在活生生的社会世界以外,不再被人想念,如此这般处境是多么的悲惨。所以同情感让我们怜悯死去的人。死者的幸福却完全不受这些同情的影响,只是活着的人想要安慰死去人的想法。对于活人来说,预见自己的死亡才会让人胆战心惊。这就是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对于个人幸福而言是一大障碍和毒害,但是确实抑制人类各种不义的伟大力量。对死亡的恐惧折磨和抑制了个人的行为,却守护与保障了社会的和谐。
人们产生同情感完全是他根据自己情感的标准和尺度来判断的。我根据我的视觉评论你的视觉,根据我的听觉评论你的听觉,根据我的理智来评论你的理智,根据我的愤怒评论你的愤怒。我们根据他人的情感和自己是否吻合去评论他人情感是否合宜。对于我们有切身厉害关系的事物上,即使我们缺乏一致的情感,一般我们也会轻易宽容,但是对于有切身利益的事物上,获得宽容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也是我们常常为不相干的人感动、喝彩或者怜悯,而对于和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事物不那么宽容的原因。
同情感不仅活化喜悦也缓和悲伤。对于遭遇不幸的人来说,最残酷的侮辱就是藐视他们的遭遇。而对于喜悦的人无动于衷就不会让人那么残忍。爱和喜悦无需其他快感的辅助,而悲伤与怨恨需要强烈的同情抚慰。人性要尽善尽美,就要在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努力体会当事人的情感,那是坦白谦逊宽容和仁慈,是可亲的。作为当事人则要努力把自己的情感克制在旁观者能够体会附和的那个程度,那是高贵庄严,是可敬的。克制自己的自私心,放纵自己的仁慈心,以此和大家共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1083720.html

相关阅读:《罪马》读书笔记500字
幼儿美术教育随笔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杜鹃花开》读书笔记
《草房子》读书笔记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