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干法》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体会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干法》是有着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亲自著作。该书是公司推荐阅读的一本书,利用零碎时间,断断续续阅读完。

本书在商业读本系列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也是各大公司积极推荐给员工阅读的书籍。作者稻盛和夫,在27岁时创办京都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信,这两家公司最后都进入了世界500强,而最让人佩服的是,2010年,快80岁的稻盛和夫接手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日航历史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是“全日空”利润的三倍,并使日航做到了三个世界第一:一个是利润世界第一;一个是准点率世界第一;一个是服务水平世界第一。而本书正是稻盛和夫出任日航CEO之后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首次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书本在日本一经出版,不到一年时间,再版18次,月销量最高达20万册。

个人认为,这是一本特别适合公司用来给员工进行“洗脑”的书本,当然,稻盛和夫的在书中谈到的一些经营理念也是值得所有企业经营者认真思考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工作就类似于修行”。书中类似的观点还有“极度认真的工作能扭转人生”、“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工作造就人格”等。其实我个人并不赞同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也跟自己现在正处于的人生阶段有关。我认为,工作并不是生活全部,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你可以很努力地工作,也可以极度忘我的工作,但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生活,花时间多陪家人。我不赞同长期“工作狂”式的生活模式,而是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应尽可能的体验生活。

我更赞同美国劳雷工业公司总裁(兼北京劳雷影视文化公司总裁)方励对于工作及人生的看法。他在一席网络演讲节目有一篇著名的演讲,叫《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那篇演讲对我的影响深远,当初从第一份工作辞职,选择逃离原来的工作环境,可能有很多的外部原因,但真正内心的原因,却是这篇演讲所讲到的内容。现在我还会常常想到方励的讲话,并对自己人生进行反思。“当你意识到你的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惜命,惜命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拿来养生,是拿来折腾的”、“我觉得就像是上帝给我们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来到世界一次,不要耽误自己的生命,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生命最大的途径是什么?就是要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我们在职业选择,在自己的生活道路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随自己的心愿。大家一定要把这个账算清楚,有时候经常我们大家算错了,就是不是拿那个数字去算账,是拿内心的感受去算账,因为我们投入的,是只有一次的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络上听一听。

但《干法》书中一些对于人生的思考还是挺不错的,或者说是一碗很好的“心灵鸡汤”,比如对于工作的思考和反思、强调工作的创新、对人生问题的思考等。

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如果我问:“你努力了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是的,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www.i1766.com]仅仅付出同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不管这样的努力持续多久,这不过是做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有付出非同寻常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就是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人只要有了这种坚强的意愿,愿望就会变成行动,人就会很自然地朝着实现愿望的方向前进。但是,这必须是强烈的愿望,而不是随便想想。

所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平时它不出头,但在无意识中或某一特殊时刻它会出现,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常反复的体验以及强烈的刺激都会进入潜意识。据说如果用好“潜意识”,就有可能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每天每日,在拼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这样一来,即使不特别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也会发动,给你启示,而且这种启示往往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以解决。

但作者并没有说明为什么“潜意识”会有如此的作用,只是在书中提到: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只有“神的启示”才能解释得通。

对于潜意识的形成和作用,也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我认为作者提到的“神的启示”其实就是人的本能作用。潜意识是人的内心思维活动或是对外界环境做出的本能反应。而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的,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或者思维瓶颈的时候,潜意识突然发生作用了,因为人的本能趋向做出有利的判断或行动。

怎样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潜意识。

前段时间在另一本书上读到有关潜意识训练的知识,觉得还挺实用的,推荐给大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作者认为,我们的头脑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也就是干活的小人;还有一个小人是监控着,是监督生产者干活的。我们平时做每件事情,其实这两个小人都是同时工作的,所以我们做的事情都会循规蹈矩、有章可循,但是弊端就是创造力被压制了。你要尝试让自己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把负责监督的小人关掉,让那个负责生产的小人自由发挥。

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即“晨间笔记”,是由美国艺术家卡梅伦发明的。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三页东西。这三页东西可以没有主题,随便写什么都可以,任何想法、灵感都可以写出来。如果晚上有做梦,我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把每晚上做的梦都写下来。因为在做梦的时候,或者我们刚起床时,我们的监控者可能还没有完全睡醒,这时就可以完全依据我们内心的自由想法去写,原来潜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也就可以写出来了。等到日积月累了以后,我们就有了充分的训练,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也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关闭“监控着”,我们思维发散的能力就可以变得很强。

最后总结一句: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1154203.html

相关阅读:《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我不想不想长大》读书笔记400字
《骆驼和仙人掌》读书笔记800字
红楼梦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