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人生的艺术??梁漱溟论述集读书笔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近来书读得太少了,一个月也只有两三本,大多也只是泛读,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以前读的虽然也有触动我的,但那毕竟有段时间了。关于时政方面的读了几本,但是越读越让人不高兴,这方面的感想也写了不少,在这里我不想重复。现在正在看的一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人生的艺术》,是梁漱溟先生的论述集,后人整理的,是本思索类的自省书。全书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题为“我生有涯愿无尽”,下篇题为“心期填海力移山”。读上篇能成长人的心智,读下篇能丰富我们的学识,成熟我们的心智。书还没有看完,因为时间原因,现在就先写写我看了的,等忙完这阵子再补上。
本书的第一篇论述谈论的便是人生的意义,开篇“人们常常爱问:人生有不有目的?有不有意义?”梁先生认为人生不好说有目的,但是可以说人生有意义。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这么理解的,梁先生的意思其实是人生没有固定的目的,但是有永恒的意义。我们生活在世,人生长长短短数十年,一定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他也许有很多目的,但是做这么多事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景,实现的是一个意义。文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是于人在万物中比较出来的,宇宙作为一大生命,从古到今不断创造,花样翻新造成千奇百样的大世界。人类不断地在创造,这表现在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上、文化上的不断进步。宇宙赋予了我们以思维,我们便用它去创造,但这绝不是为创造而创造。我们眼前的求学重在成己,以后却要重在成物,眼前不必忙着有表现,但要立志为民族为世界解决大问题,开辟新文化,这样才是符合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从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第二篇谈到了人生的三种态度“逐求,厌离,郑重”,文中说“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是宗教的路,我不是很明白,但是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人获得浑浑噩噩,他们总是在追名逐利,这不正是一条世俗的路么。这就好比当今的中国社会,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世俗化社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屡屡冲破道德底线,我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这个摸样,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认出我们吗?
生活都要有一个合理的人生态度,要不然活的要么就是让自己不满意,要不然就妨碍了他人,使他人不高兴。第三篇文章谈到的是合理的人生态度,描述了当时社会的贪婪,读罢文章,觉得现在的社会和当时的社会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切向钱看,原先的为人民服务也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让人无比的痛心。罗素在《中国国民性的几特点》里说中国人不好一面的特点顶头一件就是贪婪,这话现在也是不能否认的,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原本好转的社会风气现在又变样了,我认为这是指导思想出了问题,一切向钱看,这不是激发纵容人们的贪婪性吗。现在的人把生活的美满全放在物质的享受上,他们总以为了在外边,而总向外有所取得,其实这样子是得不到快乐的,他们把他们的乐已经丧失,再也得不着真是甜美的乐趣。梁先生认为“他们真是痛苦极了”。对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梁先生认为这是西洋风气近来后才有的,中国人以前守着的是“自来耻言利”的态度,我们中国人的国民性的特点是好讲清高。梁先生那个时代社会上贪风炽盛是西洋人看重物质生活的幸福和昌言利的新观念启发出来的。他还断言,贪风不改,中国民族的前途就不复希望。经过百年耻辱,我们中华民族挺过来了,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但是现在呢,社风气有回复原样了,贪腐日盛,我想假如梁先生还在世的话一定还会断言,中国社会贪风不改,中国定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了合理的人生态度便是安排合理的人生生活了。我们很多人现在活得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生活,有些人虽然知道,但也只是不知生活的深浅。在第四篇文章里,梁先生表述了一个观点,我概括来说就是越追求什么,什么便越离你而去。“凡事想做特殊生活的,根本就一个浅”,想做成功什么往往什么不得成功,因为人容易急功近利。他认为“只要任听直觉的冲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对的。”我把它理解为“顺其自然”,一个人,只要能完全听凭他真诚的直觉,他虽然不希望成一个大人物,但是他里面有真实的气力,自然有作大事业成大学问的可能。这也告诫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戒骄戒躁,尤其是在我们求学阶段,不要急着去找什么兼职赚钱积累社会经验,这些都是舍本逐末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踏实的打好基础,稳步向前。他还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第一是人与人没有生存竞争,第二是社会帮助人生向上。读到此我突然想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给大家描述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以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给大家描绘的共产主义美好蓝图。我不禁又想,我们现在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是小康社会吗,实现了小康社会我们就幸福理想了吗,我看未必,小康社会强调的是物质的丰富,重点在满足人的享受而非人的发展。你看现在人人都说社会飞速发展,我是不太认同这个观点的,我认为我们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社会有没有发展其评价标准应该在于人的发展。但是现在到处都表现出人性的自私、冷漠,我们处在的是一个陌生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人与人又怎么能和谐发展呢,这样的社会又怎么能发展到理想的社会呢?
我们再来看看生命的歧途。生命会有怎样的歧途,我们当事人是很难发掘的,只有旁人才能知道或者我们事后才能知道,但是可能已经为时已晚。古人之立功立言立德,只许在其人一生之后由别人评说,不是一个人打算自己将要去立功或立言或立德。如自己考虑要去立功,功定不成,要去立言言必不能立,考虑要去立德,则更成为虚伪,这边是生命的歧途。我们的生命在于向上创造,只要你积极向上,一定能做成事情,立功立言立德也就不在话下了,还是那句话,脚踏实地,事事用心,不要胡思乱想。
要实现生命的创造就要有合理的生活,那如何才能得到合理的生活呢?梁先生在《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一文中谈到了两点,一个是“给别人有所牺牲”,第二个是“劳动”。对此我是这么理解的,给别人有所牺牲是要我们多奉献,多做利他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心情肯定痛快了,做什么事也就能得心应手。谈到劳动,我认为梁先生这里的“劳动”有更深层次的意思。第一是实践出真知,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正确,第二个是劳动创造财富,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进步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有了痛快合理的基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第三个意思是劳动光荣,劳动人民最伟大,干着光荣的事,我们心里怎么能不痛快呢,还能锻炼身体,何乐不为?
书中还谈到了很多人生道理,也有很多感悟来不及写因为时间关系,先就此搁笔。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647448.html

相关阅读:《上海的红颜遗事》读书笔记
《对生活的渴求??梵高传》读书笔记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书笔记800字
读书笔记大全-《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心得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