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认识金钱》读书笔记450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在暑假那漫长的日子里,我读了一篇对我有很大启示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认识金钱》,让我为大家讲一讲文章的内容:

一个小男孩叫哈瑞,一天,他跟他的妈妈说:“妈妈,我们很穷对吗?别人的小孩都有玩具,我却没有一个,《认识金钱》读书笔记450字,读书笔记大全《《认识金钱》读书笔记450字》。”在这个时候,他的叔叔来了,他知道后,对他的妈妈说:“我会让他知道自己的富有。”他对哈瑞说:“如果你能把你的眼睛给我的话,你讲的到20美元。”可是这给哈瑞拒绝了,他叔叔把价格提高到2000美元,可哈瑞也没有答应,接着,哈瑞的叔叔又要他的耳朵,双手,双脚,鼻子,最后出价十万美元要他的妈妈,可哈瑞把这些全都拒绝了,他的叔叔对他说:“这总共有13200美元,你为什么不要呢?”后来,哈瑞才知道,有许多是金钱买不来的。

是啊,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有钱却不是万能的!金钱可以买来食物,却不能买来好的胃口与正常的消化。金钱虽然能买来豪华轿车和别墅,却不能买来家庭的和谐安宁。金钱虽然能带你去健身房,金钱却买不来身体的健康。所以,让我们更一步的认识金钱吧!

金钱其实是身外之物,家庭的和谐和身体的健康才是最主要的。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认识图形”这节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1.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司马小学 王淑霞知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教会学生学数学。1千米=1000米,如果强让学生记,学生也会记住,但是感知差得还很远,我就把司小离一号小区的大张超市的距离比给学生,学生就很有兴趣,很深入地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到底有多长,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跑道约100米,让学生在做操时感受一下,走一走,引导学生10个100米就是1000米,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加强了对数迷的理解和信心,课堂也很有趣,学生乐学。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知识运用的好了,个性也增强了,让学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也不枯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练习基本功,用心思考,使学生时时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所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司马小学王淑霞吨是一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学生比较陌生,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感知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从量的角度体验,如30个学生的体重,一车水,从触目惊心的数字中,感受量的变化,还有一头大象的重量可能是几吨,都是比较重的物体或是宗数比较多的东西才用吨这个单位。从孩子的认知规律在不同层次认知中内化新知,调查汇报为感知,课前上网查或书上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吨的影子,个人去提水,小组合作算,估算,等过 程,在身体视觉想象中内化1吨到底有多大,多多。在解决问题应用中巩固新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生的心情激动,想角丰富,思维活跃,体难深入,知识掌握扎实。……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原创:2016.9.25)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习了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及运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这部分内容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运算和相关的知识运用打下基础。成功之处:1.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在教学中通过出示几组乘积是1的四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由此得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并指出3/8的倒数是8/3,而8/3的倒数是3/8,从而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在教学倒数的含义时还要注意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条件:一是乘积是1,二是仅限于两个数,为练习中出现的争论扫清障碍。2.重点练习求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求一个数的倒数方法都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求小数和带分数的方法教材没有涉及,但是要进行补充,在后续的练习中往往容易出现类似的题目。如果没有预设到,学生就会在此知识点上出现问题,影响学习知识的效果。不足之处:学生对于练习题中的判断容易出错。例如: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通过这个题目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却比这个数大,而假分数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分子和分母相等的情况,另一种是分子比分母大的情况。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这节课学生课堂纪律非常好,因为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被听课,所以学生很重视,但也由于这个学生有点过分紧张,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方面正确率不高。反思整节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做的不好。1、在数珠子的时候,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而且全班操作的话,我怕课堂纪律不好,所以我只请了一个学生到投影处展示数珠子的过程。后来从整节课观察下来,我应该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数一数,这样学生对10的印象会更深刻。2、在感知10个一是1个十的时候,我也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所以学生感受不深,没有深刻理解10个一是1个十,以后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我自己有点紧张,导致课堂节奏有点快,所以在新授部分不深刻,以后上课尽量放慢脚步。4、“想想做做”第8题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发现多一个正方形就多三根小棒。以后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而不是急着将答案告诉学生,缺少让学生探索的过程。5、在课堂小结部分,由于之前的课上我都没有正式的有过课堂小结,所以对于我的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以后的课堂上不管时间多紧张都要有课堂小结。……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双语实小 常阿宝认识几时几分,这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了以下的步骤:一、复习。先复习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文字表示法、电子表示法)二、探究部分。1、进一步认识钟面,重点是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2、认识“1分”,感知一分有多长。认识5分、10分等,重点认识分针指到每个数字是多少分。3、动画演示时、分的关系。4、认识几时几分。强调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三、练习部分。总体来说这节课同学们学的还不错,但在练习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于接近整时或刚过几时较难掌握。要突破这个难点,应该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认识几时几分后,进一步认识10时55分,通过对10时55分与11时55分和9时55分进行对比,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2、学生对于分针指向钟面上每个数字所对应多少分不太熟练,要反复练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673962.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大全300
读书笔记大全-《寻找快乐》读书笔记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1000字
读书笔记:读了鲁迅的文章,再也不怕看恐怖片了
《野兽出没的地方》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