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读书笔记《李鸿章回忆录》??冤枉了一个世纪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读书笔记《李鸿章回忆录》
作者:曼尼克斯
译者:赵文伟
中国书店出版
冤枉了一个世纪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有个老奶奶掉进河里,有个年近中年的男子救了这个老奶奶,结果老奶奶还是死了,但是大家都纷纷指责这个男子——
为什么不及时救援?肯定是你做了什么手脚……
其实大家不知道他也是被推下去的,而且自己也因此得了肺病。可是这个时候就是谁冒头谁就挨骂。这就是李鸿章。


这是一本回忆录,并不是大家说的传。
这是一本假书,但依旧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小说。
大家都知道李鸿章是一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但也是一个争议人物。一百年前,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定义为“卖国贼”。而此时这本书的出版,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生,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然而这本书遭到了质疑,经证实只是作者在狱中的想象之作。而美国评论家认为曼尼克斯是那个时代最伟大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此书也是一本伟大的历史小说。很多人认为,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刻画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我们就当是真实材料来说吧,因为不管是怎样的材料来源,都是最好的资源整合,至少比我的好一万倍。
书中有20个章节,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章节与章节之间不相连,是按照李鸿章日记内容来排列的。有关于他的抱负的,有关于他游历国外的,有关于他和慈禧太后的,有关于他与太平天国的,有关于他和“卖国”的……
第一章第一句:有一天,我要成为中国的桂冠诗人
这个愿望看来到1901年他死还没有实现,然而他却是一个首屈一指的政治家,甚至可以和他老师曾国藩齐名,甚至还过。想要成为一个诗人并不是难事,乾隆皇帝作为一个高产诗人,写诗极烂,那也是诗人,那就不用说文渊阁大学士了,想必早已是诗人吧。然而这桂冠谁都不好当。枪打出头鸟,有时候第一并不是最好,然而也很难说谁第一。李白?杜甫?只是说说罢了,我也可以!
但真的是要有知识。你以为只要是进士就可以写出经典的文学作品?显然不对,你必须熟读四书五经,,并对文学创作有极大的热情,热情的背后是渴望和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名扬天下。这我是认同的,也是亘古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身无分文,是一个衣衫褴褛沿街要饭的叫花子,他很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因为除了和他一样的叫花子,他根本没有其他朋友。如果他想在寒夜里讨一碗汤,或者过节时买一些好吃的,那些人对他来说根本没有用。这个规则也适用家庭;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一定到年龄还没有老婆,那个地方的所有姑娘都会认为 ,要么他娶不到老婆,要么即使娶到了,也养不起。可是他一旦结婚,并取得了一定地位,很多妇人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那个男人尊贵的小妾。
做学问也是这样!
我相信有很多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的原因就是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可是你不知道,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的决不退让的结果就是:伊藤博文继续发动对华作战,战可战,然大清国实在技不如人啊。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只剩一个脑袋还没进棺材。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怎么挽回列强的势在必行的行动呢!关于条约一事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知道并理解,然而读罢我又有一个认识可是是导致卖国贼的原因——讨厌国人而非洋人。尽管这国人是要推翻政权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你会在书中经常看到他对洋人的不加吝啬的评价。常胜军戈登;沙皇;克利夫兰;赫德,甚至是伊藤博文。
有一例:太仓府的县官向李鸿章诉苦,常胜军戈登手下的人攻占太仓后,把所有的钱都抢走了,剥削的只剩下鱼骨头,而且成百的杀死投降的太平军。(李鸿章评价:这个放肆的县官,为了永保自己的乌纱帽,居然纵容太平军,我在想要不要在院子里结束他的烦恼)。
可能这里面真的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是中国人啊,你任由外国人斩杀国人,一律砍头。只要朝廷还在,那就要杀光所有的造反者,哪怕朝廷覆灭也要你们陪葬的趋势。这时候我只能说他太忠诚了。或许这时候的儒家精神已经彻底败给了拜上帝教。
“我和洋人按照商业规则打了多年交道,我已经十分熟悉他们的性情。我发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们的行为都值得尊敬。他们不欺诈,也不说谎。” “我不是讨厌洋人本身,而是讨厌他们高人一等装腔作势的样子。每个人都是那幅腔调:“我会做这个,我会做那个;我会把他们都赶走,或者把他们都杀掉;我要你的军队比任何时候都荣耀;但是你必须任我随心所欲,不能横加干涉。”旗帜鲜明,我竟无言以对,但您说现在是不是呢?
但是他讨厌一个国家——英国。
“在英国政府眼中,黄金和领土比一个人的权利和身体更重要。是啊,我们中国人走在伦敦的大街上会遭人嘲讽,他们说我们是“东亚病夫”。然而,很多年来,就是这些伦敦人的政府夺去了中国各地几百万人的生命。一个英国海军司令曾问:“中国有多少人吸食鸦片?”我询问了他英国人口,当他说英国人口2700万时,我说这大概就是中国大烟鬼的数量。
于是,我告诉他,既然他的国家要对这种邪恶的贸易负责,那么英国的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小孩都代表着一个可怜的中国人。”
这是第十四章,看到这里也算是留下了泪了,其实他也是悲天悯人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他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正如有个值得争论的观点:我的一步步往上爬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一样。那么这样,李鸿章是不是符合标准呢?我认为还是做到了父母官这个代名词的。他从来不吝惜自己的粮食和钱财。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常常开仓赈灾,弄的自己狼狈。大清晚年风雨飘摇,一场饥荒都走七百万百姓生命,不得不说李鸿章是痛心疾首的。但是他对于慈禧太后又是那样的忠诚和马首是瞻,想必就是梁启超评论的一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辈李鸿章之遇。或许他在唐朝就是魏征,在宋是范仲淹,在明是刘伯温。但是谁知道呢,乱世之能臣?治世之庸官?而李鸿章就是李鸿章,历史造就了他,他就是晚清政治能臣。也是值得敬仰的历史人物,卖国贼云云,不公平啊……李鸿章是有魅力的。
潘老师说:“作为茶文化学生,凡看作品都应该在字里行间挖掘茶文化。这样才能丰富,才能命题。”做为晚清,鸦片战争,花茶倾销,跌入谷底……凡此种种茶文化学子皆知。但你不知就算是这样的地位李鸿章依然把茶做为最高礼物赠送给外国元首。沙皇夫人生日中国以茶叶做为最高礼节礼物献给俄国。大家也一定不知道李鸿章喜欢喝什么茶——
“我担心最后这杯茶不太好。管家坚持说,这是最好的雨前茶。如果是这样,我想最好还是喝原来的小种红茶吧。”
做为红茶的祖先确实是该得到这样的尊崇的。至晚清,六大茶类已成形,想必做为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喝遍了所有的茶吧!但是他没有提到他家乡的茶实在可惜。安徽做为产茶大省,若是能得到李鸿章的描述,估计谢裕大就要让道了。
时间不早,赶着吃饭,借用李鸿章自己的话说:“我不在乎滴人们控诉我什么。这辈子我一直站在律法和秩序这边,我从来没有查问过那些机构是白色的还是金黄色的。正派是金,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shubiji/697843.html

相关阅读:《史记》读书笔记800字
不羁的生命??《狼图腾》诗书笔记
《永远的布谷鸟》读书笔记
《白夜行》读书笔记_潜于白夜,止于哀矜
中学生的读书笔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