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好几篇转发来的文章,都是同一内容:2018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现场,温儒敏老师放狠话了!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
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
这就叫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想问:让15%的人做不完题意义何在?
我想问:凭什么女生面对思辨性强的文章就会不利?
一、故意让学生做不完试题,是作恶。
从2019年开始,北京卷语文就在增加阅读量。2019年以前全卷是6000字左右,以后逐年增加,2019年已经到了8000字以上。我之前曾计算过当下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
因为考场阅读是精读,现代文一分钟在150字左右,一篇七八百字的文言文需要十分钟左右,一首古诗词也得5分钟左右,这样合计至少需要55分钟。书写量也增加了,多文本、文言文、古诗词、散文四大阅读题会有7道有4-6分的主观笔答题,其中2道6分左右的笔答题可能需要答150-200字才能答全。这七道题的书写量至少就在800字了。再加上微写作150字,大作文不少于700字(至少需要40分钟),整卷书写量在1600字以上,这样至少又需要80分钟。再加上所有额度选择题,还有思考的时间,回原文重读文章、理解消化的时间,语文答题是超级紧张的。(详见旧文:高考前两个月复习建议一)
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年级里都有学生答不完,高考时也有学生答不完。全北京市是不是达到了15%答不完的程度,我没有数据,不敢胡说。重要的是,面对题量大的情况,老师、学生天然地会去想办法,争取尽量答完。所谓15%的学生答不完,要把题量加到什么程度?要把学生逼到什么程度?逼到孩子们都放弃语文吗?
此为恶之一。
而且,这样势必出现作文草率完成,质量下降,选拔结果有问题的情况。因为只有少量的高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构思完成。上等、中上等的同学最吃亏,因为时间不够,自己的文章很可能和中等、中下等的同学得差不多的分数。导致高考选拔功能下降。
在那篇报道中,温儒敏老师批评高考阅卷:
语文卷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分数分成四等,二等分是42~45分,他们调查了4个省,75%~85%都是二等分,根本拉不开距离。“考得好也是42分,考得不好差不多也是40多分,所以老师就不教了,顶多教点考场上的作文技巧。”他们调查的4个省,考入一类校的作文成绩,比考入二类高校总体差距为“2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阅卷确实有责任,但板子全打在阅卷上却明显有失公允。像北京卷现在的大题量,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作文分数淤积。那么点儿时间,中上等写作水平的同学出不来,高手出闪失的概率也大了,一切成绩都归向了偶然,最终影响了高考的选拔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kao/1316987.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冲刺辅导:导数中档题是拿分点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