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u64 Na:23 Mn:55 H:1 O:16Fe:56 C:12 Cl:35.5 Zn:65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结束】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锌作阳极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正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Cl-极反应:2-2e-===Cl2↑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B.CS2的结构式:S—C—SC.乙烯的比例模型: D.NH4Br的电子式: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工业上粗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小于0.5NAB.1.12L Cl2含有1.7NA个质子C.1mol NaHSO4固体中含阴阳离子数为3NAD.将1mol NO2气体在降温后颜色变浅,但其所含的分子数仍然为NA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H+(aq)+OH-(aq) == 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6.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TH2R D.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考点:考查主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结束】7.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C.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W剧烈D.X的原子半径小于Y8.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卡片号:2  2013.3.15实验后的记录:① Cu为负极,Zn为正极② Cu极上有气泡产生③ SO42? 向Cu极移动④ 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⑥正极反应式:Cu +2e- == Cu2+  A.①②③ B.②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9.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  )A.N2(g) + 3H2(g) 2NH3(g) ΔH<0B.2SO3(g) 2SO2(g) + O2(g) ΔH>0C.4NH3(g) + 5O2(g) 4NO(g) + 6H2O(g) ΔH<0D. H2g) + CO2g) CO(g) + H2Og) ΔH>010.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A、B、C为常见的化合物,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元素位于ⅥA B.A不能溶解于B中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11.如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a极为负极B.KI—淀粉溶液会变蓝色C.若加入适量CuCl2可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D.电极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12.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ΔH=-92 kJ/mol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13.已知:①H+(aq)+OH-(aq)==H2O(l);ΔH1;②2SO2(g)+O2(g)2SO3(g);ΔH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1增大,ΔH2减小 B.ΔH1增大,ΔH2增大C.ΔH1减小,ΔH2减小 D.ΔH1不变,ΔH2不变14.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H0。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15.按如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  )①c(Ag+) ②c(Ag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pH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Ag - e? == Ag+,阴极反应为:Ag+ + e? ==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电镀实验现象分析。【结束】1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Ⅰ。然后改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Ⅱ、Ⅲ、Ⅳ。ABCⅠ0.050mol?L-10.050mol?L-10.050mol?L-1Ⅱ0. 070mol?L-10.070mol?L-10.098mol?L-1Ⅲ0.060mol?L-10.060mol?L-10.040mol?L-1Ⅳ0.080mol?L-10.080mol?L-10.12mol?L-1针对上述系列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由Ⅰ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mol-1?LB.Ⅱ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C.若只是升高温度,则与Ⅰ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第Ⅳ组实验数据的得出,只能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才可以实现 = = 18.75mol-1?LⅣ和Ⅰ是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只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实现Ⅰ到平衡状态的Ⅳ转化;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0分)(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①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____。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__________。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__________。(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①化合物XN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均呈碱性,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B是家庭“84”消毒液的有效成份。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③工业上制取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之比为34,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核外电子总数为8,故Y为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考点:考查。【结束】18.(12分) Ⅰ.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X2、Y,标准状况下X2的密度为3.17g?L-1;常温下,Y为浅黄色固体。Z是一种化合物,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钴玻璃;0.1mol?L-1 Z的水溶液pH=13。X2、Y 和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无关物质已略去(1)写出常温下单质X2与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C能与硫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 ;D的水溶液pH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将20mL 0.5mol?L-1 C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 0.2mol?L-1 KMnO4溶液硫酸酸化中,溶液恰好褪为无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某种金属元素的单质G,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转化:其中化合物M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K的溶液与过量B的某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由G元素和C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19.(16分)R+与S2?所含电子数相同,则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正极上的反应为:O2 + 4e? + 4H+ =2H2O,检测有酒精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 极移动,该电池负极上的反应为: X、Y、Z、M、G五种分属三个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A;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符号表示核素A: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X2M的电子式为 ;ZG用途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调味剂 B、用于食物防腐 C、用于氯碱工业 D、用于医疗20.(14分)“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发展“煤化工”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煤化工产业链之一。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热值很高的煤炭合成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1)已知: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①C(s)+H2O(g)=CO(g)+H2(g) ΔH2=+131.3 kJ?mol? ②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解析版】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21293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