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杭十四中二?一三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试时间是1月19日8:00——9:40,共10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2.答题前,务必先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隽永(juàn) 敛裾(jù) 妖童媛女(yuàn)B.恣意(zī) 摭拾(zhí) 安土重迁(zhòn?)C.发轫(rèn) 湔雪(jiān) 锣鼓喧阗(tián)D.戕害(qiāng) 田凫(jī) 跌宕而起(dà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暄 匀调 昊天 沸返盈天B.狙击 甲胄 缘份 步履蹒跚C.泅水 熨贴 拮据 威风凛凛D.桌帏 坐落 静谧 概莫能外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由于人类文明史和意识形态史对文章的_______,人们对文章总是有着习惯性的推崇。②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_______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③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在京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的。A.器重 不止 不同凡响B.器重 不只 不同凡响C.倚重 不止 不可估量D.倚重 不只 不可估量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我校开设的选修课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学习逾5000人次以上。B.俄国作家巴别尔的战地文学作品,着力表现战争的残酷的真实以及特殊环境下人的真实心理,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C.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D.为了表现这种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舒婷采用了意象叠加和强化,使不可感的主体的情感,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激活了读者的想象。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__________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 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A.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40个字。3分)?①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② 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③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④ 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⑤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3分)。(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苟以天下之大, _ __ , ____ 。 (苏洵《六国论》)(3)廊腰缦回,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选自《六国论》)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6分)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12.“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13.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20题(一)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选自林建超《围棋与国家》,有删改)14.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yi/21476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