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语文命题人 赵佳(卷面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整洁分: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一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裨将/大有裨益   囤粮/囤积居奇   纰缪/未雨绸缪B、称职/称孤道寡   亲家/亲痛仇快   薄饼/日薄西山C、对峙/有恃无恐   疏浚/怙恶不悛   朔风/横槊赋诗D、龃龉/含英咀华   拜谒/残碑断碣   猝然/心力交瘁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C.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反应,药品质量不合格也可能给患者带来有害反应。我们应该根据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来确定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D.三十年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特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几多忧虑和担心,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利用脑部扫描技术读取了受测试者的大脑思维和记忆。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得以推广和利用,不仅能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等脑科疾病,而且还能积极协助警方侦破各类复杂案件。 研究人员之一马塞尔?贾斯特介绍说,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电脑程序控制的“读脑仪”,可以探测人类大脑当前正在思考、想象的物体。这是目前全球首例能够窥视人脑思维的分析工具。?? ①   ▲   ② ▲    ③ ▲    ④  ▲  4. (1)   ▲ (2)   ▲ (3)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为布衣交,?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自七岁属辞属:写 B.若令执先臣故事? ? 执:操持 D.人皆怜之 怜:同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B.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C.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D.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B. 杜甫多次献上赋颂,陈述自己重操祖上旧业的愿望。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后来杜甫身穿破旧衣衫想要从?C. 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经常对严武无礼,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次严武想杀掉杜甫,因为严武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D. 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4分)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分)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危而不持, ▲ , ▲ ?《季氏将伐颛臾》(2)地崩山摧壮士死, ▲ 。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3)万里悲秋常作客, ▲ 。 ▲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4) ▲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5)今年欢笑复明年, ▲ 。《琵琶行》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题。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③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 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④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⑤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⑥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⑦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1.作者说:“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作者的父亲有童心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5分) ▲ 12.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作者语言风格。(5分) ▲ 13.作者这样处理父子关系,你赞同吗?谈谈你对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新疆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46286.html

相关阅读: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