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几前的春天里,意外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一个沙哑的嗓音带着激动时的震颤在话筒里响着:“
我刚读了你的《一百个人的十》,叫我感动了好几天。”
我问道:“
您是哪一位?”
他说:“
我是草婴。”
我颇为惊愕:“
是大翻译
话筒里说:“
是草婴。”
我情不自禁地说:“
我才感动您一两天,可我被您感动了几十。”
我自诩为草婴先生的最忠实的读者。从《顿河的故事》、《一个人的遭遇》到《复活》,我读过不止两三遍,甚至能背诵那些名著里一些精彩的段落。对翻译家的崇拜是异样的,你无法分出他们与原作者。比如傅雷和巴尔扎克,汝龙和契诃夫,李丹和雨果,草婴和托尔斯泰,还有肖洛霍夫。他们好像是一个人。你会深信不疑他们的译笔就是原文,这些译本就是那些异国的大师用中文写的!记得二十世纪七十代末我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写长篇小说时,刚刚开禁了世界名著。出版社打算出一本契诃夫的小说选,但不知出于何故,没有去找专门翻译契诃夫的翻译家汝龙,而是想另请他人重译。为了确保译本质量,便从契诃夫的小说中选了《套中人》和《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两个短篇,分别交给几位俄文翻译高手重译。谁知交稿后都不如汝龙那么传神,虽然译得像照片那样准确无误,但契诃夫本人好像从这些译文里跑走了。文学翻译就是这样——
如果请汝龙来翻译肖洛霍夫或托尔斯泰,肯定很难达到草婴笔下的豪迈与深邃。甚至无法在稿纸上铺展出托尔斯泰像江河那样弯弯曲曲又流畅的长句子。然而契诃夫的精短、灵透与伤感,汝龙凭着标点就可以表达出来。究竟是什么可以使翻译家与原作者这样灵魂相通?是一种天性的契合吗?他们在外貌上也会有某些相似吗?这使我特别想见一见草婴先生。
几个月后去南通考察蓝印花布,途经上海。李小林说要宴请我。我说烦你请草婴先生来一起坐坐吧。谁想见面一怔:草婴竟是如此一位瘦小的老人。已八旬的他虽然很健朗,腰板挺直,看上去却是那种典型的骨骼纤巧的南方文人。和他握手时,感觉他的手很细小。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举止动作很小,说话的口气十分随和,无论如何与托尔斯泰的浓重与恢宏以及肖洛霍夫的野性联系不到一起。
上世纪八十代初,“
文革”
后文艺的复苏时期,出版社曾有意请草婴先生出山,负责一个部门,主持翻译出版工作,被他婉拒。他坚持做纯粹的翻译家,立志翻译托尔斯泰全部的作品。
“
我们确实需要一套经典的托尔斯泰全集。”
我说。
他接下来讲出的理由是我没想到的。他说:“
在十动乱的煎熬中,我深刻认识到缺乏人道主义的社会会变得多么可怕。没有经过人文主义时期的中国非常需要人道主义的启蒙和滋育。托尔斯泰作品的全部精髓就是人道主义!”
是啊,巴金不是称托尔斯泰是“
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
吗?
他选择做翻译的出发点基于国人的需要。当然是一个有见地的知识分子眼中的国人的需要。
原来翻译家的工作不是“
搬运”
别人的作品,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或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它可以成为一种影响社会、开启灵魂、建设心灵的事业。近百来,翻译家们不常常是中国思想史的主角吗?
在自己敬重的人身上发现新的值得敬重的东西,是一种收获,也是满足。我感到,我眼前这个瘦小的南方文人竟可以举起一个时代不能承受之重。
(《 光明日报》
09
月01
日)
14
.“
对翻译家的崇拜是异样的”
,作者缘何崇拜翻译家?这种崇拜又为什么是“
异样的”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标题“
草婴先生瘦小的重”
有何表达效果?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中表现了草婴先生之“
重”
?(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
.(5
分) D
(没有因果关系)、 E
(没有“
抑”
,“
希望用‘
人道主义’
来振兴国家”
属于曲解)
14
.(4
分)
译本与原著的艺术风格几乎一致,译本的人物形象神形兼备,翻译家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些都使作者产生崇拜之情。(
2
分)但翻译家只是翻译,不是创作。在崇拜翻译家的同时,被翻译者总是如影随形,因此让作者感到
“
异样
”
。(
2
分)
15
.(6
分)
(1
)对比(反差)强烈(1
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1
分)
(2
)①
平易、谦逊的人格;②
不慕官职,坚守纯粹的翻译;③
精准、深刻、神契,大师级的翻译水平;④
认识到翻译的社会价值,表现了忧国担当之重。(答对一点得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3386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