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英
①
我是冒雪出城的,公共汽车啃着盖脚面的大雪蠕动着,车子走走停停拱了个把钟头,不是路遇素不相识的四十五中学的郑老师,她自告奋勇在大雪飘天中把我送到余家门口,我会迷失在香山山麓已经因季节而关闭大门的植物园里了。我只不过想看看花卉专家??
北京植物园的园林老将余树勋在大雪天干什么。
②
看着书桌上满满的、参差烂漫的笔记、稿纸、图片、文摘卡、我真觉得自己太莽撞了。
③
他笑着向我说:“Good Morning
(早安)。”
④
已经是下午3
点28
分了,怎么还早安?
⑤
他风趣地说:“
他一天有3
个早晨,现在刚好是睡午觉后的第2
个早晨。”
⑥
屋外头的杭白菊也冻蔫了,余树勋的眼睛没离开冒雪拿进屋来的、插在茶几上小圆锥体玻璃瓶里的一小束杭白菊。“
今有了,明才能有。”
这是他的原话,小杭白菊们依偎着,羞涩地听余教授的禅语偈言。
⑦
惆怅凝溢在斗室书壁之间。我实在不忍心以世俗的所谓采访去切断这超越时空的惆怅。我真希望自己像雪人向阳般融化,悄悄然。
⑧
“
光是幻灯片有一大立柜??
几千张。没工夫整理,时间不够啊!”
古往今来这世上唯一不能通融的是时间??
对任何人和物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时间。
⑨
他正在书写辞条:唐菖蒲Gladiolus
鸢尾科……
正是我打乱了他的时刻表,两天后他将去苏州参加全国花卉会议,他同时正在写荷花和水莲。他不是整天匍伏书斋的人,整个植物园是他的试验室,并不是一切植物都在冬眠。他的讲堂远涉欧美东瀛,北京郊区的花农也每周接他去讲课;在世界公园附近花儿香花木公司,花农种花卖花,却不懂花艺,不知什么花适合种在屋后,什么花该放在窗前……
⑩
花??
上帝的恩宠;花卉专家??
美的传播者,把人间巧妆打扮。
(11)“
养鱼的不会做溜鱼片,种花的不知道该把花摆在哪儿好看。”
余树勋轻时先在浙江大学园艺系学种花、种草、种树;后来在国外学园林设计??
学“
溜鱼片”
。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
溜”
了一辈子。“
溜”
得地球上这里那里都常有经他手点化的朝朝花香;“
溜”
得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12)
时间是个调皮捣乱的顽童。对闲人,那永日长夜难消磨;对忙得带劲的人,时间像攒在手心里的水,不知不觉就没了。
(13)
余树勋没工夫跟我说他1948
怎么去的北欧。
(14)
余树勋没工夫跟我说他1979
又去北欧。
(15)1980
余树勋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植物园待了两,以提高栽培种类的识别。
(16)
他更没工夫说1991
他挨家挨户地拍摄花卉的幻灯片。余树勋连生气也没工夫:《花卉大辞典》4
前辑了稿,资金也集了,主编吴应祥教授都81
岁了,人已经去了香港,一生希望看到这本辞典。《花卉》花期难卜……
(17)
余树勋当然也没工夫说百花摧残的“
文革”
中,他受不住迫害,找人借了一百块钱,逃离牵肺牵肠的科学院植物园,横下一条心去流浪,流浪……
直到在一片肃杀中女儿把他找了回来。像一株蔫了的杭白菊,流回转,他又挺起来了。
(18)
他迫不及待地定住手心里的水,不准它随便溢出。他一天说3
个Good Morning
除了孙儿辈喊爷爷看电视里说相声外,他苦写“
余氏家规”
。
(19)
早晨起床。Good Morning
进入工作。中午1
点?2
点午休,打盹醒来Good Morning
入工作。
(20
)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上床睡至9
点起床Good Morning
,是最佳伏案时间,一口气工作到凌晨1
时。
(21
)我明白了为什么一见面余教授跟我说Good Morning
。
(22
)余教授尽管神不守舍,脑子里还花花着,但也并没忘记热情待客。下雪天黑得早,当我向他告辞时,他横竖留我吃云南圆子。让搞桑蚕专业的云南籍的余师母像喂蚕似地煨细圆子。我急急忙忙吞下是8
个还是10
个滚烫的圆子,立即勒马回程,踩着“
没工夫”
的韵律上路了。
(23
)我觉得我也没工夫了。
(24
)是没工夫了。
(25
)好个没工夫。
(选自《湖南文学》 第174
期1995
10
月)
1.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
首段用“
啃” “
蠕动”“
拱”
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汽车缓慢行驶的场景,衬托出雪下之大,表现了作者急于见到余老的心情。
B.
第
⑨
段画线句用概括叙述的手法突出了余老作为一个花卉专家工作的繁忙,表现其学问的应用价值。
C. “
他迫不及待地定住手心里的水,不准它随便溢出”
这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余老有珍惜时间的紧迫感。
D.
第
⑥
与(11
)段中两处画线句都写到杭白菊,前者是为了侧面烘托余老对于花的痴迷、后者是为了表现余老直面迫害、从不逃避的顽强斗志。
E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通过对“
我”
的心理描写,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溜”
字的意思,简要分析三次运用“
溜”
字的表达效果。
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
溜”
了一辈子。“
溜”
得地球上这里那里都常有经他手点化的朝朝花香;“
溜”
得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3.
阅读23-25
段,请探析这样结尾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1
.C D ( C
.不是“
借代”
,而是“
借喻”
。 D
.“
为了表现余老直面迫害、从不逃避的顽强斗志。”
这样表述欠恰当,原文说“
他受不住迫害,找人借了一百块钱,选离牵肺牵肠的科学院植物园,横下一条心去流浪,流浪”
。)
2
.句中加点“
溜”
字是研究、学习和探索实践的意思(l
分);表达效果:反复这用三个“
溜”
字(1
分),分别从科研生涯和科研成果两方面(1
分) 地概述(或强调)了余教授对花卉研究的痴迷以及贡献的卓著(1
分),也使遣词造句生动诙谐(1
分)。(对表达的解说,四点中能答到三点,即给满分。)
3
.(1
)结尾部三个短句各自独立成段,简洁有力地收束全文( 2
分);(2
用反复的手法强调“
没功夫”
,凸显了余树勋教授争分夺秒,勤勉忘我的工作态度(2
分); 照应文章标题,表现了作者对余树勋教授的赞美与崇敬之情,突出了文章主题(2
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80917.html
相关阅读:大医精诚妙手仁心 阅读答案
没工夫专家 阅读答案
最后的黄豆 阅读答案(辽宁高考语文试题)
走进腾格里 阅读答案(福建高考语文试题)
夕照透入书房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