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吉·原野)
⑴这几,我的心境与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很贴切
。这成了生活中可以称为幸福的事情之一。我听了他的几十张唱片,聆听时怀着憧憬与犹疑,听过已在心里装下了充实,像从森林里归来的孩子兜里揣满松果一样。
⑵人与音乐的契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事。作曲家与演奏家从来都是独裁者,按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与哲理。听者只能用声音——唯一的传导符号来体味它背后的无限丰富。当然,伟大的音乐家——让自己的作品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音乐家——也由此诞生。风烛残的贝多芬,耳朵全聋了,仍执意指挥《第九交响曲》。这是令乐人们为难的事,又得配合。贝多芬眼盯着乐谱,手臂僵舞,他的耳朵里静悄悄的。乐人们小心地瞟他的手势,他们明知贝氏听不见,但生怕拉错一个音符。乐曲结束了,全场掌声潮起。穿着燕尾服的维也纳人起立鼓掌,眼里漾着热泪。他们尤为结尾《欢乐颂》这一为人类祈祷的乐思感染。贝多芬却依旧木然。女高音卡洛琳·婉格只好以不大礼貌的方式,抓住他的衣袖,指一指观众席。风湿蹒跚的老贝慢慢转过身来。认真地睽视着观众少顷,尔后鞠躬致谢。
⑶还是回到詹姆斯·拉斯特。说到贝多芬,我会总有一种冲动,像说到苏格拉底这样的圣徒一样。我只想说,他们作品的伟大,像辘辘把的绳子一圈挨一圈致密绕在人格的圆木上。詹姆斯·拉斯特没有贝多芬那么伟大,至少现在还没有人这样说。他只是一个乐队的组织者和指挥家。他所做的是把所有好的音乐作品加以改编,从古典乐曲片断到流行电影插曲。在编配与气质上,使之具有独一无二的詹姆斯·拉斯特的风格。
⑷他是通俗乐队,但本质上却很古典,典雅悠然,富于沉思。在詹姆斯·拉斯特那里,无论是对往昔的回顾,对世事的前瞻,都与我的心性契合——那是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情。譬如说描写爱情,其感人处如脚下激起的细碎浪花,瞬间变幻而消隐,耳畔更多的是潮音与涛声,却没有兜头的狂澜。
⑸在照片上,詹姆斯·拉斯特,这位德国不来梅的老头,灰白的金发很长,唇髭整齐,下颏的胡须剪得很好看,古铜色的脸膛上永远带着宁静明朗的笑。这个我心中默默信赖的人,他使我这个没有受过很好音乐教育的人,渐渐理解了许多西方古典乐曲,得以同大师进行儿童与巨人式的沟通。我感谢他。
⑹听老詹。在他的曲子里,我悟出典雅、开阔与不避俗亦为文章之道。在这些纷纷如落叶的乐声里,我寂寞地写着自己的文章。许多时候,环顾左右,也只有老詹的乐声相伴。
⑺还能说什么呢?南非诗人乔科写道:“我只能说——我等过你。”
7.
文章开篇说“这几,我的心境与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很贴切
”,从全文来看,这种“贴切”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8.
文章用了为数不少的文字表现贝多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9.
文章的标题为“我等过你”,说说作者等来的东西是什么。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7.
这种“贴切”是针对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情”而言的。
8.
文章有不少的文字写贝多芬,意在说明“人与音乐的契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事”,进而用来表现作者与詹姆斯•拉斯特形成的默契、产生的共鸣是令人欣喜、弥足珍贵的。
9.
作者“等来的东西”即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带给他的两点收获:①他使我这个没有受过很好音乐教育的人,渐渐理解了许多西方古典乐曲,得以同大师进行儿童与巨人式的沟通;②在他的曲子里,我悟出典雅、开阔与不避俗亦为文章之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22906.html
相关阅读:《进出两关》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背水的日子》附答案
《黄酒 邹汉明》阅读答案
《谜题》阅读答案
《蹦蹦跳跳的游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