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我很幸运,我的楼下就有一片森林。
(2
)一天早晨,我去林子里散步,阳光柔和而温暖。忽然,我看到树枝上有几只鸟儿在叽叽喳喳歌唱。它们面朝太阳,昂头挺胸,唱得是那样响亮投入,那样虔诚真情,那样痴迷陶醉……
很显然,它们是在迎接太阳,感谢太阳;是在早晨向太阳问好呢!
(3
)这样的情形,只要你留意,在有阳光的森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阳光是鸟儿生命的希望。据说,夜莺非常需要从阳光中获得灵感,只要有阳光,就足以使它不断鸣唱。如果把它关在暗处,一旦让它重返阳光,它会欣喜若狂地大唱特唱。而云雀看到太阳升起,更会激动得冲出森林,唱着飞向太阳,把快乐带上蓝天。
(4
)“
鸟如此,人亦如此,这是万物的感受。”
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学家米什莱在《大自然的诗》里说得好,“
印度古老的吠陀的每一行都是在歌颂阳光。”“
印度人以为,凡是动物,尤其是最有智慧的,比如大象在创造生命时,会向太阳致敬,会在晨曦微露时向它致谢,它们会在内心唱一首感恩歌。”
(5
)大象们在内心默默感恩,而鸟儿们是唱出来的。所以那几只鸟儿唱得如此热情洋溢;所以每天晨曦微露时,我都能听到森林里的鸟儿开始集体大合唱,那是迎接太阳的隆重仪式;千百只鸟儿,面向东方,此起彼伏地歌唱,唱得轰轰烈烈,唱得森林震动,唱得阳光摇晃……
(6
)于是,森林歌唱起来,森林的阳光也歌唱起来……
二
(7
)我喜欢幽深茂密的森林,喜欢绿意葱茏的森林,但我更喜欢阳光中的森林!
(8
)阳光中的森林更通透更明亮,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森林中的阳光更温柔更多情,不温不火,恰如其分。我说不清是森林成就了阳光,还是阳光成就了森林。但我知道,森林里的阳光是经森林滤过的;经森林滤过的阳光,变无形为有形,一缕缕,一丝丝,像姑娘长长的金发,更像一张金色的网,倾泻而下,触手可及……
(9
)几个小孩在森林里玩,他们肯定是被这美妙的阳光迷住了,忍不住纷纷伸手去抓,去捕捉;嘻嘻哈哈,又蹦又跳。他们捉住了阳光,捏在手心里,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松开手指瞧:啊,阳光逃走啦!于是再伸手去抓,去捕捉……
(10
)一群鸟儿羡慕地看着孩子们,似乎有点不服气。它们突然从树枝上飞下来,在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里穿梭往来,是在向孩子们宣战:看谁能把阳光剪断?可它们剪来剪去剪不断,阳光依然一缕缕一丝丝,引来孩子们一阵嘲笑……
(11
)捕捉也好,剪断也好,那都是游戏,不必计较。值得高兴的是,森林的阳光里,回荡着鸟儿的叽叽喳喳、孩子们的欢笑……
三
(12
)森林的阳光是魔术师,那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就像一支支法力无边的魔杖,会指挥森林表演各种各样琳琅满目让人目瞪口呆的魔术——
(13
)魔杖点到绿叶,绿叶更绿;点到黄叶,黄叶更黄。魔杖点到花朵,花朵开得格外娇艳芳香。魔杖点到树干,树干的一面亮,另一面却暗,就像一张反差强烈的阴阳脸。许多不显眼的地方,比如墙角、路边、草丛、树下……
只要魔杖出现,那里就成了迷人的风景;即便是一棵小草,也会有精彩表现;就连一块晒热的石头,也变得热情洋溢、笑容可掬……
(14
)有一次,我走过林间的大草坪,看见大树的影子,映在青草地上,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巫婆,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美人鱼……
风一吹,一幕幕有趣的童话剧就开场了——
森林的阳光,这支魔杖,就是它们的总导演。
(15
)还有一次,我走过一棵枫树,看到两片枫叶被魔杖点得玲珑剔透、鲜红透亮。我喜不自禁,看了又看。待我不舍地走了几步,回头再去看时,那两片红叶却已经不见踪影。我知道,魔杖又把它们变回了原形,它们正掩藏在叶丛里,笑我呢……
(16
)那一支支魔杖,让森林变化无穷、精彩纷呈;让森林生动起来,热闹起来。森林于是就有了灵气,有了变化,有了丰富想象……
在这样的森林里散步,实在是无比惬意,心情大好;如果端起相机,还能把这些稍纵即逝、不可多得的变幻,定格成永久的图画!
四
(17
)这时天色已晚,太阳落到森林边缘的时候,越来越大,越来越红,很快地,给森林镶上了一道金边;渐渐地,又把整个森林染红。它用红光在青草地上写字:生命——
成长。啊,生命靠太阳,成长靠太阳,难怪歌德在临终时还呼喊:“
阳光!再来点阳光!”
(18
)而这时,太阳即将离去……
(19
)我看到鸟儿们都齐刷刷飞到了树枝最高处,静静地,深情地,不舍地看着夕阳……
它们肯定是希望夕阳慢点走,再多待一会儿吧。那只黑猫已经躺着晒了很久的太阳,这时突然站立,面朝夕阳,痴痴相望。它是在内心默默感恩呢?还是在默念:亲爱的太阳,请明天再来此地,我会等你……
7
.第(8
)段画线句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请对此加以分析。(3
分)
8
.根据文意,在方框内填入小标题,并简述理由。(4
分)
段落
一
二
三
四
小标题
游戏
魔术师
呼喊与默念
9
.对第(10
)段的描写加以赏析。(3
分)
10
.下列对第(13
)段画线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这一句由三个分句构成,在语义上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
B
.“
不显眼的地方”
与“
迷人的风景”
构成对比,表现阳光的魔力。
C
.“
即便……
也会……”
、“
就连……
也变得……”
理性语言聚焦一草一石的生动变化。
D
.两处省略号引发联想,前者强调“
不显眼”
处多,后者突出“
石头”
变化的丰富。
11
.从行文思路的角度,对全文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加以分析。(3
分)
12
.概括 “
阳光”
的意蕴,并分析写作意图。(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7.
(3
分)该句将森林过滤后的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形状比作“
姑娘长长的金发”
,不仅突出了阳光的色彩而且描摹了阳光细长、密集的质感;特别是比作“
一张金色的网”
既突显森林阳光构成的整体形态,又生动传神的把无形的光变得有形,可感知、可触摸;表达了对阳光的喜爱之情。
8.
(4
分)歌唱 理由:在结构上,“
歌唱”
一词反复出现,贯穿第一部分;在内容上,先描写鸟儿以歌唱的方式迎接太阳,接着突出描绘夜莺、云雀的歌唱,进而引用名言写出万物感恩的歌唱,最后描写鸟儿集体大合唱,也感动着森林、阳光随之歌唱起来。第一部分紧紧围绕“
歌唱”
这一具体的行为展开;在情感上,“
歌唱”
为全文奠定了真挚热切的情感基调;在表现手法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鸟儿们、森林和阳光的“
歌唱”
,突现大自然万物融合的盛况。
9.
(3
分)该段描绘了鸟儿与孩子们上下两个群体,在阳光下嬉闹的场景,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展示了鸟儿在阳光里的穿梭,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特别是一个“
剪”
字传神描摹出了鸟儿在阳光里飞舞的倩影,富有动态的美感;反衬出孩子们在阳光下的快乐。
10.
(3
分)A
11.
(3
分)以时间先后的自然推进为关联;由物及人地推演;对阳光的情感逐渐强化的变化过程。
12.
(4
分)阳光是柔和温暖的,是鸟儿希望的象征,是生命创造的象征,是欢乐的象征,是万物成长的象征;作者描写万物对阳光的渴求和依恋,抒发对阳光普照大地带来生命、欢乐和成长的礼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62289.html
相关阅读:小小说阅读《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
《铃兰花 【斯洛文尼亚】普?沃兰茨》阅读答案及解析
《船魂 王海群》阅读答案
雷抒雁《最后的牵手》阅读答案
《身价 欧?亨利》阅读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