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谈十字街头 朱光潜》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谈十字街头 朱光潜 朋友: ①岁暮天寒 , 得暇便围炉嘘烟遐想。今日偶然想到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两部书,觉得命名大可玩味。玩味之余,不觉发生一 谈十字街头
朱光潜
朋友:
①岁暮天寒
,
得暇便围炉嘘烟遐想。今日偶然想到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两部书,觉得命名大可玩味。玩味之余,不觉发生一种反感。
②“走向十字街头”有两种解释。从前学士大夫好以清高名贵相尚,所以力求与世绝缘,冥心孤往。但是闭户读书的成就总难免空疏虚伪。近代哲学与文艺都逐渐趋向写实,于是大家都极力提倡与现实生活接触。学术思想是天下公物,须得流布人间,以求雅俗共赏。莫里斯和托尔斯泰所主张的艺术民众化,爱迪生所谓把哲学从课室图书馆搬到茶寮客座。这两种意义都含有极大的真理。可是在这“德漠克拉西”(民主政治)呼声极高的时代,大家总不免忘记关于十字街头的另一面真理。
③十字街头的空气中究竟含有许多腐败剂,学术思想出了象牙之塔到了十字街头以后,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流为俗化。昨日的殉道者,今日或成为市场偶像,而真纯面目便不免因之污损了。到了市场而不成为偶像,成偶像而不至于破落,都是很难的事。老庄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白云观以静坐骗铜子的道士。易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
④寂居文艺之宫,固然会像不流通的清水,终久要变成污浊恶臭的。可是十字街头的叫嚣,十字街头的尘粪,十字街头的挤眉弄眼,都处处引诱你汩没自我。名利声势虚伪刻薄肤浅欺侮等等字样,听起来多么刺耳朵,实际上谁能摆脱得净尽?所以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尤其是我们青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⑤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一为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要打破一种习俗不是一件易事。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因此,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般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为乌烟瘴气闷死了。
⑥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比方英国民众就是很沉滞顽劣的,然而在这种沉滞顽劣的社会中,偶尔跳出一二个性坚强的人,如雪莱、卡莱尔、罗素等,其特立独行的胆与识,却非其他民族所可多得。这是英国人力量所在的地方。社会能否生长滋大就看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
⑦说到这点,我不能不替我们中国人汗颜了。处人胯下的印度还有一位泰戈尔和一位甘地,而中国满街只是一些打冒牌的学者和打冒牌的社会运动家。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之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在这个当儿,站在十字街头的我们青怎能免仿徨失措?围着你的全是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你只有两种应付方法:冲突和妥洽。在现时这种状况之下,冲突就是烦恼,妥洽就是堕落。无论走哪一条路,结果都是悲剧。
⑧但是,朋友,你我正不必因此颓丧!假如我们的力量够,冲突结果,也许是战胜。让我们相信世界达真理之路只有自由思想,让我们时时记着十字街头肤浅虚伪的传说和时尚都是真理路上的障碍,让我们本着少的勇气把一切市场偶像打得粉碎!
⑨最后,打破偶像,也并非卤莽叫嚣所可了事。卤莽叫嚣还是十字街头的特色,是肤浅卑劣的表征。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总而言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⑩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罢!
你的朋友孟实①
【注】①孟实:作者的笔名
1
.第①段加点词“反感”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2
.请概括第②段中作者对“走向十字街头”的两种解释。(
3
分)

1





(2



3
.下面不属于“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的原因的一项是(
)。(2
分)
A.
打破习俗,是以少数对多数,需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B.
习俗的背叛者往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C.
习俗的背叛者使人类免于被“乌烟瘴气”闷死的危险。
D.
中国缺少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4
.第⑥段中,作者说“社会能否生长滋大就看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其中“矮人群”喻指
;“大汉”喻指



。(2
分)
5
.综观全文,作者认为对待“十字街头”的正确态度是:



。(3
分)
6
.上世纪20
代,作者旅欧期间以“给一个中学生的信”为总题目给一家杂志社写了十二封信,介绍学术思想,本文是其中之一。以本文为例,谈谈作者以书信的方式向中学生谈论学术思想有什么作用和效果?(4
分)


答案:

1
.不同(或相反)的感触(或理解、见解等)(
2
分)

2
.(
1
)学术思想与现实生活接触(趋向写实);(
2
)学术思想大众化,雅俗共赏。(答对
1
点给
2
分,答对
2
点给
3
分)

3

D

2
分)

4
.肤浅顽劣的民众;个性坚强、具有特立独行的胆与识的人(各
1
分,共
2
分)

5.
勇敢走向十字街头,打破习俗和偶像,自由伸张自我。(
3
分)

6.
作者采用书信的方式,营造了一种面对面谈话的氛围,拉近与中学生的距离(
2
分),同时又以朋友(或同龄人)的身份和语气来阐述观点(
1
分),使自己的观点易于为人接受(
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77938.html

相关阅读:《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阅读答案
刘贤冰《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阅读答案
《雁南飞》阅读答案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阅读答案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