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洁
(1
)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估计打那把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所以那椅子的椅背和扶手连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
(2
)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它油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
(3
)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被我太爷爷的长布衫打磨了几十,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
(4
)提起我太爷爷,大家总是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当抱过谁?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圈椅上,把你当个宝贝。”表姐说:“即便是老太爷已经很老了,还是抱着你,用长衫的下摆裹着你,整天坐在圈椅上,谁进来都不瞧一眼,只有你哭时,他才抬抬眼皮。”
(5
)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样的手,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儿安然入睡的。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
(6
)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我闭着眼睛,试图在幻想中去寻找老太爷的呼吸,体味那曾当了我摇篮的长衫的衣襟;有时也去回想奶奶坐在这圈椅上给我讲过的故事和唱过的儿歌。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老老太、老太爷、奶奶都曾安详地坐过这把椅子,可是现在,他们去了哪里?
(7
)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仔仔细细地查找,椅座的缝隙、椅子腿的木楔、扶手上的纹理。那椅子散发出一股气味儿,那是复杂的混合。我深吸一口气,辨出里头有秋雨绵绵的季节湿漉漉的落叶,有翻开一本发霉的旧书时飘出的淡淡油墨,有壁橱里经的棉絮,有尘土、有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太多气息。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8
)就在那时,爸爸问我,“你在找什么?”
(9
)“找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我说,“他们坐这椅子那么久,怎么会什么也不留下?”
(10
)爸爸吃惊地看着我,忽然转身去找了一把小刀来。他蹲在我身旁,用锋利的刀刃在圈椅的扶手上刮了一下。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的污垢,而那被刮过的地方露出了清新的黄色,那么嫩的木色,鲜亮、刺眼。
(11
)“看看,那些老辈们留下的。”爸爸笑着,指着刀片上的那团黑,开玩笑般地说,“他们留下的垢痂。”
(12
)我被他脸上的笑激怒了,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这个无情的人,竟然这样去说我逝去的亲人们。可是他依然笑着:“这是他们拿时光给这椅子上的漆。”
(13
)爸爸在我愤怒地走开后,独自坐在圈椅上,他的双手捂着眼睛坐了很久。妈妈说,我走后,他几乎哭出了声。很多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从那以后,我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因为想起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而惊骇。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嘴里含着一粒冰糖,懒洋洋地看书。时钟滴答滴答,光线透过窗棂照进来,很静谧,很祥和,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
《读者》 (有删改)
15
.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层含义(6
分)
(1
)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3
分)
(2
)很多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3
分)
语文试题卷 第6
页 (共6
页)
16
.文中第(7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四个意象,分别写出了圈椅的哪些气息?(6
分)
17
.(13
)段最后一个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何作用?(6
分)
18
.根据文意,对作者思想情感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作者通过家中几代长辈在圈椅上安详地坐过,现在却都已逝去,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B
.作者通过对圈椅的描写,以及对老太爷摇篮般的衣襟的感受,表达了几代人之间亲情的和睦与牵绊。
C
.作者通过圈椅历经岁月而失去了本色,揭示出只有刮除社会施与的污垢,人才能活出自我的价值。
D
.作者通过对老屋圈椅的回忆,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感与批判。
E
.作者通过对圈椅的回忆以及爸爸刮下污垢解答“我”的疑问,表达了对深沉细腻的父爱的感激与温暖。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
.(6
分)(1
)“屡屡落空”指找不到老老太、老太爷、奶奶的踪迹;“惊骇”是指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3
分)
(2
)“对着我笑”指父亲用笑来化解和安慰“我”对死亡的困惑与恐惧;“背着我哭”指父亲独自承受失去亲人的哀痛。(3
分)
16
.(6
分)历经秋雨落叶的古老气息;犹如旧书淡淡油墨的文化气息;犹如经棉絮的生活气息;饱经风尘的自然气息。(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得6
分。)
17
.(6
分)运用了环境烘托、以声衬静和反复的写作手法,描绘出蜷在圈椅上看书时的静谧与祥和;与前文父亲用笑化解了“我”的惊骇相照应;收束全文,含蓄隽永。(手法:三个手法各1
分;效果分析正确,1
分。结构:答出与前文照应,1
分;答出收束全文,1
分。)
18
.(4
分)B
(2
分)、E
(2
分)(A
.“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于文无据;C
.“人才能活出自我的价值”,误解文意;D
.“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感与批判”,扩大文意拔高主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90056.html
相关阅读:《听雨小杨柳屋》阅读答案
[荷兰]林湄《自然之思》阅读答案
《在西域读李白》阅读答案
王安忆《话说父亲》阅读答案
《静拥夜色 ◆游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