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横渠四句》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横渠四句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横渠四句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其实,并不费解。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
所有格)
心,不是宇宙“的”(
形容词)
心。  
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心上》)
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
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
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张载(1020
-1077
),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
?
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21
.(
1
)根据文章内容,试各用一句话概述“横渠四句”中两句话的大意。(
4
分,每句
2
分)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
)作者认为,当遇事不能决的时候,基督教徒与儒家的做法有何区别?(
4
分)



3
)从本文来看,中国古代修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3
分)


参考答案:
21
、(
1
).“为往圣继绝学”,并不是要接续一般意义的中国学统,而是接续儒家之学统。
“为万世开太平”,最高统治者应为有圣人之德者,实现王道。

2
).基督教徒要求上帝做主,由“主”来决定;儒家认为不需要这个“主”,人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不能控制的,应该顺应自然,只做该做的事,因而更需要不断修身。

3
).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以德服人,大公无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04874.html

相关阅读:《知乡愁》阅读答案
龙应台《寒色》阅读答案
冯骥才《大度读人》阅读答案
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一讲:散文的结构、思路及其作用
《秋韵写意 孙守名》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