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鹏
济水的忌日我不清楚。只知道18556月的某日,她慷慨让出自已的河道给了姐姐——黄河,由此结束了她荒古以来三隐三现、独归大海的靓丽身姿,终止了她吟唱千万的澈韵清歌。如今的济水,不过是黄河的一段支流。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晓,当的济水竟是一条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的大河洪川,一道横贯千里、直奔入海的名渎巨水,是与黄河并行的又一条母亲河!
一条大河怎么说隐没就没了踪影,只留下一段往事、一个传说?
上苍偏爱炎黄子民,特意让黄河、济水姊妹共同承担哺育炎黄子孙的使命。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姐姐黄河倔强刚烈,生性好强,多次恣意横滚,挤占济水河道;妹妹济水隐忍内敛,慧中秀外,当冲突给子民生息带来不幸时,妹妹总是退让迁就,委曲求全。终于在那个不同寻常的六月,暴烈的黄河不堪河道淤塞阻滞,又一次挣脱堤坝羁绊,汪洋恣肆。而近在咫尺的妹妹济水顾念子民,明晓大义,慷慨接纳桀骜的姐姐,让她得以一路狂奔向大海;白已则将万涓清流汇黄河,水乳交融,不离不弃。这一壮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营造了宝贵的环境。
济水像早逝的娘,济水是通灵的河。济水融汇了太多的爱,济水一定注入了天国!
我在回味那次遥远的对话。“天下洪流巨谷不戴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淡’,何也?”唐太宗李世民问。“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大臣许敬宗答。他认为,济水独行入海,具有不弃细微、百折不回的顽强精神,就是它能够位列“四渎”的原因。
太宗的问题,一定也是历代许多人的共同疑问。然而,许敬宗也许只答对了一半,另一半也许更重要,更合情理。那便是济水自身体现的精神内涵,正好契合了作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的情操追求和价值取向。正是这个阶层的赞赏与推崇,赋予了济水独有的文化元素,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精神性的特征。
清贫,清高,清苦,清康,清白,清正,清纯,清净,自古以来是华夏知识分子追求的情操境界和文化人格。人们通常更把他们中品高学渊、不慕荣华、不随波逐流的群体称为“清流”。从某种意义上讲,济水三隐三现、至清远浊、坚守其节的秉性,恰恰体现了知识分子恩泽天地、不求闻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格特质。正是这股世代不断的“清流”,长期滋润着中华民族道德的高地,引领文化的方向,陶冶大众的品质,荡涤世俗的污浊。
我在回放那些久远的画音。白居易依杖临风,引颈独呤“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文彦博白发苍髯,击掌踏歌“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以及饿死于济潭附近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含贞自洁、威武不屈的定格,生活在济水之源的阮籍、嵇康、山涛、向秀们脱俗清高、桀骜不驯的投影……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文人士子的这般情愫,这种情怀。
我豁然明白,这也许正是千百来,济水存在与消亡的另一层含意,更是一百多来,这条没有河道的河流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心里的原因。
济水的隐忍,济水的胸怀,济水的境界,凝聚成济水的高洁。黄河的坚韧,黄河的桀骜,黄河的狂放,造就了黄河的伟大。我们这两位可敬的老母亲,用她们共有的天赋,为炎黄子孙打上特有的胎记;用她们优秀的基因,给中华民族留下不变的符号。
我望着东去的黄河,却想着无形的济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某个早晨,济水之源,孕育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华夏民族有了第一次人类历史舞台的精彩亮相。此后,一个东方民族悠闲散淡的生活画卷,在关关雎鸠、笙歌唱和、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诗经雅韵里徐徐铺展;斯民的智慧,也以商鼎周钺、秦火汉仪、磁针铜漏、蔡纸毕印的闪光,辉耀于人类浩瀚历史的璀璨星空。当然,这片辽阔富饶的疆域,也不乏刀光血影、战马嘶鸣、关山征戎、连横合纵的篇章,更不乏抵御外外侮、太行浴血、黄河咆哮、睡狮猛醒的场景。
望着东去的黄河,我听得见母亲匆匆奔走的足音,看得清母亲扑向蓝色域界的身影。她要赶路,而且吆喝儿女跟上脚步:她呼唤华夏飞腾,她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来吊济水,娘亲复娘亲。潸然两行泪,滚烫过苍坤!我知道,左边是黄河,右边一定是济水。
(选自11月28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注]四渎,古代对江、河、淮、济四条河流的合称。渎。水沟,泛指河川。
19.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济水从存在到消亡的过程。(4分)
20.济水能够位列“四渎”的原因有哪些?(4分)
21.文中写作者联想到白居易等众多文人士子,有什么作用?(4分)
22.作者凭吊的是济水,为什么在文中时时提到黄河?(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20905.html
相关阅读:《总想为你唱支歌》阅读答案及考点解析
周国平《丰富的安静》阅读答案
《问卜中华(节选) 余秋雨》阅读答案
《苦闷灵魂的呼声》阅读答案
徐刚散文《江河》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