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徽州道上》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徽州道上 ①傍晚必须赶到屯溪。主人刚沏的新茶喝了二道,还那么青绿,就不得不停杯启程了。皖南晴雨不定,早上还是大晴天,这会儿变脸,下起雨来。离开家乡近三十了,北方的 徽州道上
①傍晚必须赶到屯溪。主人刚沏的新茶喝了二道,还那么青绿,就不得不停杯启程了。皖南晴雨不定,早上还是大晴天,这会儿变脸,下起雨来。离开家乡近三十了,北方的干燥却不曾使我忘掉家乡雨丝的记忆。中学时,每当春秋远足郊游,最怕的就是阴雨天,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担心屋檐的滴答声。那时我尚未尝过失眠的滋味,一觉睡到天亮,心里有事,四五更时会自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到天井里去仰望太空。多少次登太白楼、爬翠螺山的兴致,被这讨厌的雨丝抹掉了。
②早起听广播,说江面有六七级大风。多不曾有过的怕雨的心情又潜上心头。昨天与那沙同志约好,上午他从合肥到芜湖,我跟他的车一道去屯溪,我们要参加的座谈会明天开始。这么大的风,轮渡能照常开吗?二十前有次我从裕溪口过江,赶上大风,轮渡停摆,只好伫立江边,眼望长江浪涛中点点风帆颠簸远去,恨不得一脚跨过江南,去亲吻那令人依恋的青山绿水。现在可不同了。这点风算什么?十时半那沙同志准时过江了。我们从芜湖出发时,漫天的急雨突然驻脚,天空明亮起来,将这座江城涤净一新。
③我平日自称是皖南人,不说黄山,连皖南山区还未去过。那沙同志是广东人,在安徽工作多,皖南山道跑熟了。沿途稍大一点的集镇,多半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有时还能长长短短谈些有关的风俗人情的趣话。
④中午到了宣城,李白的足迹到过这里,光凭这点,就使这座古城遐迩闻名。友人请我们尝新,泡了本地出产的敬亭碧雪。据说,这茶近很为中外茶客称道,颇有与皖南名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争势的劲头。我从小随大人养成喝茶的习惯,现在每天至少要换两杯。说实话,无非是驴饮,哪里知道喝茶还有许多讲究,什么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好茶的水冲出来是清的,次茶的水冲出来是浑的。我端起玻璃茶杯,茶水明净,透过浮动的新芽嫩叶,能清晰地看到坐在我对面的一位老人。他是我三十前的语文教师,现在这里的一所中学教书。
⑤这是我今天在途中最意外的收获了。岁渐渐增大,有时出其不意地在他乡会遇上故人,交谈几句,情感也会被少往事所牵动。今天也一样。他是熏陶我爱好文学的启老师。1954
大水退潮之后,他被调到江北工作。远行时,我们一群十六、七岁的伙伴,曾在两岸葱绿的长堤上送别过他,五七他因发表一篇文章遭受厄运多,曾被放逐泾县老家务农,据说自学行医,成了附近一带有名气的郎中。前两才彻底平反,重返教育岗位。我细细端详他,虽然苍老了,却依旧那么干瘦,有精神;当谈起他的近况时,他习惯地做了一个为我异常熟悉的手势,说:现在还好。“还好”,那就好了。至于其它原该探问的一切,我都不敢去触动它。我尊敬地递给他一支香烟,他随手接过,我划亮了火柴……
⑥在我的记忆里,他是吸烟的,烟瘾还不小呢!解放初期流行一种简装硬盒烟,一盒50
支,没有牌子,比较便宜。他的书桌上常常摊开了这样的盒子烟。有次他为北京一家杂志写稿,大概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评吧。见我进门,放下笔,习惯地伸手摸烟,才发觉烟抽完了。我连走带跑替他上街买了几盒回来。此情此景,还在眼前。现在,我见他吸烟的神态还是老样,不自禁地微笑了。他见我点烟,也笑着说:“你头发虽白了几根,样子没大变,在街上能认出。”我问起当一些老师,他说多没联系了,听说多半在皖南各县。
⑦停留短促,我们又继续赶路了。雨越下越大,夹有冰雹,汽车以一小时八、九十公里的速度疾驶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目的地快到了,远近星散着黑瓦白墙的小楼房。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
(取材于吴泰昌的同名散文)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这篇散文重纪实、轻评说,读来有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
B
.作者描写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了。
C
.第

段介绍那沙同志的内容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
.明净的茶水引出了触动作者情感的老人,这一笔颇为精妙。
E
.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令人称道。
18
阅读第⑤⑥段,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启蒙老师是怎样一个人。(4
分)
19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
分)
①文章第①段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中学时的“怕雨”,有何用意?(4
分)
②文章结尾写道“我突然意识到,
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
这样写有何妙处?(3
分)
参考答案:
17
.(4
分)AD
(B
项,文中只是捎带一笔,写出
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
没有进行描写,也没有使文章内容丰满。C
项,没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
E
项,
这篇散文反映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8.
(4
分)
【答案要点】这位老师是一位颇有才学、经历坎坷、对命运对生活能泰然处之的人。
【结合文本分析】略。
19.
(7
分)
①(
4
分)【答案要点】在内容上,突出“我”少时代渴望郊游的急迫心情;在结构上,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②(
3
分)【答案要点】呼应题目;深化主旨;令人回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46559.html

相关阅读:《村庄是本看不透的书》阅读
《女织》阅读答案
《送给姐姐的礼物》阅读答案
阅读《一方阳光》
《五只鸡的乡村》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