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
许福元
吊炕,就是将土炕吊起来。行吗
?
去了
“
吗
”
就行。
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靳书记是农村出身,小时是睡过土炕的,对土炕有天然亲切感。他很有兴趣地问泥瓦匠:
“
你这节能吊炕和传统土炕,有何区别呢
?”
“
靳书记您请看这吊炕:就是砌砖腿做烟道当过梁,上铺水泥板,将炕悬起来,热气的比重轻,烟往高处走嘛,火苗就顺着炕面舔。几掐柴火,炕就热了。整个炕面,就是一个大散热片。炕沿四周镶上白瓷砖,跟睡双人床似的,土炕不土。
”
现在当书记的都得有经济头脑,靳书记问:
“
连工带料,一盘吊炕多少钱能拿下来
?”
“
长
”
“
七百块钱
?
还不够买一吨大同块原煤的呢
!”
靳书记转身对县电视台摄影记者说,
“
为国家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这是一个亮点。
”
当天晚上,县电视新闻就播出了,靳书记下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为农民办实事,帮助农民建新型节能炕
——
吊炕,节约煤炭资源,云云。第二天,本县时讯的报纸,也刊登了通讯、照片及编者按语,说领导干部就要像靳书记那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县委书记做出批示:此是利国利民之事,资金要向三农倾斜;请财政局研究,出台相关经济鼓励政策。每家农户做一个吊炕,补助九百元。
半年以后,靳书记因政绩突出,就升迁到县发改委,任副主任。有人说和吊炕有关,也许吧。
斗子峪乡又新来的尚书记有大专学历,学的专业是环境保护。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将吊炕给烧掉了。他历数吊炕的几大罪过:
“
烧掉植被,污染环境,制造一氧化碳,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贻害子孙,阻碍可持续发展。
”
最后对记者强调:
“
新农村建设,不能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不符合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亮点。
”
电视,这回是市电视台;报纸,这次是市委机关报;批示,这位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都支持尚书记的高论。很快,这回是市财政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出台奖励政策:每拆掉一盘土炕,奖励一千元。三个月以后,尚书记又上调了,任县环保局局长。有人说与吊炕有关,也可能。
尔后,斗子峪乡这次新来的是石书记,村委会主任出身。说来也怪,上任伊始,他也瞄准了吊炕。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情况,最后在乡党委扩大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
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吊炕还是很需要的,农民冬天里用山柴做饭、取暖,比烧煤要经济实惠得多,如果烧烟煤,污染更大。在平原地区,有的也需要,如养殖户,种植户,他们有秸秆。有的就不需要,因为他们家里本来就装有土暖气。所以,好多户得了双份钱:大喇叭一喊,报名登记说搭吊炕,先得一个九百;大喇叭又一喊,报名登记说拆吊炕,又得了一千。实际上,好多家根本领了材料就没做。有的户,搭了吊炕也没睡。你们算算看,全县这好几百万,不是打水漂了吗
?
这好几百万要放在农村改水、修路和帮助农村失学儿童,会更有意义吧。
”
在座党委成员一听,觉得石书记的领导风格和前两任就是不一样。石书记对乡党委的工作是这样定位:
“
我们是做基层工作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我们必须把线认真地穿到针鼻里去。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因地制宜。
”
最后,石书记提议:我们以乡党委的名义,写一个关于吊炕的调研报告,送给上级领导做参考。我看到一个资料,利用秸秆粉碎,做光能秸秆气化炉的能源,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
到现在,石书记在斗子峪乡都干两年多了,还没有一点高就升迁的迹象。靳书记、尚书记和石书记本来是初中时的老同学,一次聚会时,靳书记和尚书记都替石书记惋惜:
“
论真本事,你都在我们之上,可你怎么就抓不住亮点呢
?”
石书记淡然一笑:
“
要亮点干吗
?
刚才有雾,你们来时开车才打开雾灯;白天有霾,自然会亮起大灯;摸黑夜行,才需要灯笼火把。这都是亮点。现在青天白日,阳光灿烂,到处都是亮点啊。
”
靳书记、尚书记听了,似懂非懂。但还是关切地对石书记说:
“
咱们是老同学。我们说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呢
?
”
石书记听毕,头往椅子后背一仰,哈哈大笑:
“
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
?”
(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
19
.简析小说中石书记的性格特征。
(4
分
)
20
.小说中多次写到电视、报纸的宣传,有什么作用
?(4
分
)
21
.赏析小说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
(1)
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2)
咱们是老同学。我们说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呢
?
22
.这篇小说题为
“
吊炕
”
,有人认为也能以
“
亮点
”
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
?
请阐明理由。
(6
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9
。示例:①
工作勤勉,一心为民。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情况;强调工作要因地制宜。②
求真务实,为人低调。“
干事不要起 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③光明磊落,不计得失。“
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4
分,每点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0
.示例:①
报纸、电台的宣传是小说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②
媒体的宣传成就了干部的“
亮点”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
三任书记对报纸、电台不同态度的对比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④
讽刺了社会上有的人干事一哄而起、一哄而下的不良风气。
(4
分,每点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1
.示例:①
通过生动的细节(
动作)
描写,表现出靳书记对“
吊炕”
的浓厚兴趣,体现出他发现亮点的兴奋。②
通过靳书记、尚书记的语言描写,反映出他们只求政绩、不务实事的忐忑心理。(4
分,每点2
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22
.示例一:认可“
吊炕”
。(1
分)“
吊炕”
是小说的线索,以“
吊炕”
起,以“
吊炕”
结,首尾呼应;(2
分)
全文以三任乡党委书记对“
吊炕”
的态度为核心安排材料,围绕“
吊炕”
这一事件塑造了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2
分)“
吊炕”
也是表现小说主题的寄托物。(1
分)
示例二:认可“亮点”
。(1
分)“
亮点”
是小说的暗线;(1
分)
三任书记对“
亮点”
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2
分)“
亮点”
是小说的主题思想所在,“
摸黑夜行”
需要“
亮点”
;“
青天白日”
到处都是“亮点”
。小说辛辣地讽刺了有的干部为搞政绩求升迁而抓“
亮点”
的行为。(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16112.html
相关阅读:《树下 铁凝》阅读答案及解析
[德国]海?格兰特《看望》阅读答案
谢志强《陆地上的船长》阅读答案
《太阳?老人?少女》阅读答案
《告别语 铁凝》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