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
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楼群生长,昼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所有含混的响动,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脚,微小地交织在主体的边缘,反而映衬出静的亘古远大。
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不接水路,气质上与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气候干燥,日短夜长,并不适宜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年轻时爱瞎侃吹牛的,倘不是为了谋生,过一定年龄还这样,就教大家都瞧不上。皇城根下的平头百姓,基因里埋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地线。
北京的静,使之真正成为北京。
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北京声音这一项,十分好奇。
首博一位女士托人传给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个各有名字的声音文件:唱京剧,二胡,蝈蝈,花鸟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
戒台寺清晨台阶上扫地的唰唰声。扫帚带过落叶,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驴拉货进城,在墙角不老实,叫唤起来。有大人带着孩子经过,孩子第一次看见驴,咯咯笑了,清脆得像两根花针掉在瓷釉上。
这些声音,每一个的寻找与录制都很不寻常。
例如鸽哨,如今踪迹难觅,如果不是有一户祖传鸽哨手艺的人家,辗转听说首都博物馆在进行声音搜集计划,找上门来,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也将付之阙如。
看似举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禅寺扫阶声,得去好几个大清早,反复调试;天坛的风声,因其南侧有火车道,周围有七千多只鸟,早晨六点多就有游客,难以提纯
声音,是形象思维之门。推开这道门,人们跨越时空,与这段声音的生命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应该有一个音库,收藏古建筑的声音,民俗活动的声音,自然四季的声音。
然而,她告诉我,这项收藏并没有按计划继续下去,她为北京建一个音库的想法似乎也遥不可及。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
是的,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来,珍藏之。它们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正如产生它们的市井生活,正如与它们相伴的、多半不会在历史留名的普通人们。有什么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
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也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10. 作者说: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2分)
11. 文中所写的北京声音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12.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北京的静?(6分)
13. 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态度。(6分)
参考答案:
53. 北京声音是北京文化存在的历史证据(1分);随着北京声音的不断消失,北京文化历史中的相应部分也就没有了依靠和证明(1分)。
54. 普通(甚至卑微亦可,2分);丰富多样(反映北京的市井生活亦可,2分);正在消失(将付之阙如亦可,1分)。
55. ①以写静来衬托北京气势的恢宏和积淀的深厚;②为下文写北京声音作铺垫;③与结尾写声音的消失而复归于静相互呼应;④题为声音而起笔写静,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提高阅读期待),使行文具有起伏感。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56. 作者喜爱北京文化;对收集北京声音的做法充满敬意(赞同亦可);对北京声音得不到珍藏表示遗憾(提出批评亦可);对北京声音的消失既有不舍和无奈,也有理解和释然。(6分,每点2分,答满3点得满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65519.html
相关阅读:《收获 苏雪林》阅读答案
《俯向大地的身影》阅读答案
《牛铃叮当 李清明》阅读答案及解析
丰子恺《梧桐树》阅读答案
优秀高一散文阅读《乱世出奇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