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到黄昏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本来想出去走走,屋檐水霍霍地流下来,分明告诉我雨越下越大了。也罢,今夜就安下心呆在屋里,独自受用这无边的雨意吧。
②我的居所是几间瓦屋。这种过时的建筑懒懒散散地分布在城市的一隅,恰为喜欢怀旧的人们营造出古朴的意境,更何况我从小长在乡间,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着久违的想念。这些瓦屋据说很快要被拆除了,这当然是一桩好事。但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雨是世上最轻灵的东西,能将那厚重的钢筋水泥敲响吗?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楼那样庞大而僵硬,雨滴敲在上面,立即发出好听的声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③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丁丁的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雨势减缓,音乐也就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冰泉冷涩弦凝绝。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④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听一回雨,他的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尽管有时是淡淡的,连自己也难以察觉。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⑤我曾困惑于古人填词作诗,为何总喜欢运用雨的意象。今夜瓦屋听雨,算是有了一些了悟,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心灵的遥相呼应,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少不更事的时候,并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人间沧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之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⑥雨还在屋顶轻轻地弹唱。我忽然想到,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摈弃尘世的杂念,如此投入地听一回雨呢?
16、从第②段看,作者能独自受用这无边的雨意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第③段对瓦的音乐分三个阶段做了细致的描绘,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6分)
18、第④段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听一回雨,他的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这次瓦屋听雨,心中有了怎样的牵念和感喟?(5分)
19、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作者写瓦屋听雨,而以高楼反衬,更显出瓦屋听雨的亲近自然的诗意。
B、本文写瓦的音乐如乐声,写法如《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
C、瓦屋听雨,感受良多,既有对往日的回忆,又有对岁月难再的痛惜,以及由此而生的紧迫使命感。
D、结尾一句,从结构上来说与开头照应,从内容上来说,以自己与世人相比,表达了对那些不能摈弃世念的人愤愤不平。
E、作者由听雨而进入诗一样的境界,表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参考答案】
16、①旧瓦房给喜欢怀旧的人营造出古朴的意境;②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久违的想念。
17、①清脆且韵味十足;②慷慨激越;③音乐渐弱,余韵渐止。
18、牵念:对久违的农村生活的想念。
感喟: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19、CD(C项紧迫使命感错,D项愤愤不平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14360.html
相关阅读:在整个殖民时期 阅读答案(湖南高考试题)
百岁徐中玉:大学不能“失语” 阅读答案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阅读答案
惠特曼访问记 阅读答案(上海高考试题)
安娜之死 阅读答案(江苏高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