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现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阅读答案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叶 朗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得意。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这种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和观天地万物生意的生态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宋代董?在《广川画跋》中强调画家赋形出象必须发于生意,得之自然。清代王概的《画鱼诀》说: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聊斋志异》的诗意,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并与人产生爱情。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2-13题为选择题,请再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 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充分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
B.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已经成为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
C. 作者认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是一致的。
D.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反映人类生态意识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E. 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画家的审美意识与西方画家有明显的区别。
1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范畴的是( ) (3分)
A.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B.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
C.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D.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
14.请简要说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出现的背景以及发掘、阐释、传播和交流类似内容的现实意义。(4分)
15.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点概括。(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B E(B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的表述有误,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传统观念; E项文中无此意)
13. C(整体把握文章,依相关中心句的表述可得)
14. 背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2分);现实意义: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产生深远的影响(2分)。
15. ①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生就是仁,生就是善;②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或者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 ③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④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 ⑤古代文学作品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答对一点得1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53149.html

相关阅读: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通往田野的小巷 阅读答案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 阅读答案
论诚意 阅读答案(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阅读答案(福建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