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及中考预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诗歌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九上) 【原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九上)
【原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赏析】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
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
醉里挑灯看剑”
一句有三层意思:“
看剑”
表示雄心,“
挑灯”
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
梦回吹角连营”
,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郁愤。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八百里分麾下炙”
,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
麾”
是军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
,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两句进一步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部队给养充足,官兵同甘共苦,一起分那些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以鼓舞斗志。“
沙场秋点兵”
,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词人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
,“
的卢”
,骏马名。“
弓如霹雳弦惊”
,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让我们好象看到的卢快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震响。一幅风尘蔽日、金鼓匝地的战斗情景便跃然纸上,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了却君王天下事”
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天下事”
,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
可怜白发生”
,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
中考预测】

1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
、词人为什么要写“
醉里”
和“
梦回”
的情景?
答:写“
醉里”
和“
梦回”
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4.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
了却君王天下事”
中的“
天下事”
指的是什么?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5.
辛弃疾尽管“
白发生”
,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挑灯看剑,梦回连营”
亦可,

2
分,写一个得
1
分)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
试体味“
沙场秋点兵”
一句中“
秋”
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7.
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现实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ci/413839.html

相关阅读: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导学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
《乡愁》《天净沙 秋思》对比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
《乡愁(节选)》《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