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 ① 少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
宋神宗熙宁七(1074
)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
?娥:嫦娥。
8
.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
有点特别”
,那么,“
特别”
在什么地方?
请简要分析。(5
分)
9
.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
飞雪似扬花”
和“
杨花似雪”
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
、(5
分)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
代人寄远”
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2
分)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3
分)
9
、(6
分)不能对换。(1
)词的格式所限。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句式和押韵的需要,不能调换;(2
)节令所限。离别时“
飞雪似杨花”
,是冬天,而如今“
杨花似雪”
是春末。(3
)感情所限。“
飞雪似杨花”
正面烘托亲人离别时思妇内心的凄苦,“
杨花似雪”
则乐景写哀情,表现春将尽时思妇对末归丈夫的深深思念。(任答两点即可,每点3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ci/460784.html
相关阅读:初中古诗阅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参考答
古诗词鉴赏《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千秋岁 黄庭坚》阅读答案
《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阅读答案
《寄彭民望》阅读答案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