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学习目标
]
:
1、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2、
在反复诵读中并结合诗作的背景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3、
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作精美的语言
[
学习重难点
]
:
1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
“
诗史
”
特点
2
、
“
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
的表现手法
[
学法指导
]
:
1、
读——译——研——编——演
[
学习过程
]
:
【自主学习】
1
、字音——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一读。
逾(
)邺(
)
戍(
)
妪(
)
衰(
)
咽(
)
翁(
)
2、
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词:
1
)暮:
2
)投:
3
)吏:
4
)夜:
5
)逾:
6
)走:
7
)呼:
8)
一何:
9
)怒:
10
)啼:
11
)苦:
12
)前:
13
)致:
14
)前致词:
15
)邺城:
16
)戍:
17
)附书至:
18
)新:
19
)存:
20
)且偷生:
21
)长已矣:
22
)室中:
23
)更无人:
24
)唯:
25
)乳下孙:
26
)未:
27
)去:
28
)完裙:
29
)老妪:
30
)衰:
31
)请:
从:
32
)应:
33
)河阳:
34
)急应:
35
)犹得:
36
)备:
37
)晨炊:
38
)夜久:
39
)绝:
40
)如:
41
)闻:
42
)泣幽咽:
43
)明:
44
)登前途:
45
)独:
46
)石壕:
3
、文常——收集有关作者
--
杜甫资料,整理归纳。
杜甫:字
,自号
,
,
等,
(朝代)大诗人,世称
、杜拾遗,现实主义诗人,世称
,他写的诗歌又被称作
,代表作“
三吏
”
、
“
三
别
”
。
【背景简介】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
(758)
。当时唐军
60
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结婚才一天的青,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ci/504234.html
相关阅读:《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
《野蔷薇》阅读答案
《沁园春?雪》阅读
《如梦令?春思》阅读答案
韩愈《春雪》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