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07年高考语文备考:预测及范文分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2007年高考作文预测及指导(二)   五、【立意展示】   第一题的立意归类   1、 比是人的一种本能,但要懂得哪些该比,哪些不该比。   2、 比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比,对比持一种从容的态度。   3、 全面辨证得看待“比”,不讲攀比,而比奉献,比良心,比责任感。   4、 比只是人们行事的一种手段,要达到“身在比中,心在比外”的境界。   第二题的立意归类   1、 赞同站在山顶看世界: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学识、事业的高峰,达到一览众山小的人生高度。   2、 赞同站在山腰看世界:山顶有居高临下、高处不胜寒的弱点,山脚有仰人鼻息、目光短浅的短处,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 赞同站在山脚看世界: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站在山脚下,脚踏实地看世界。   4、 分别站在山脚、山腰、山顶看世界:多角度、多层次打量这个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世界便异彩纷呈。   5、虚化或放弃到底在哪里看世界: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健康,自然能于成功的顶峰看到失败的危机,从痛苦的山脚窥见胜利的曙光。   六、【误区指正】   第一个作文属于典型的话题作文,它有话题作文的要件:话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但在立意上要高度重视,因为阐释性话语有导向作用,它指向后者,比谁的好事做得多,比谁为国家做的贡献大。显然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恶搞”也好,“口水战”也罢,都是反面的材料。背离这一点,写出的作文都有脱题之嫌。第二个作文题目虽然给考生留下了巨大的思维空间,但容易犯的问题是人生站位不对,哪儿都想站,结果哪儿都没站稳。在写文章时,贪多求全,最后陷入每个地方都浅尝辄止的境地。对于本文在立意时,最好选对一个点,然后小切口,深分析。   七、【例文点评】   梦随风万里,比在从容中   四川省新津中学  王怡鑫   ? 万古清风,长河涌流,有人在权势中突兀,有人在仕途中倒下,有人在金钱中沉沦,有人在红尘中坠落,这是什么?   ? 为了比,比谁位高,比谁权重,比谁洒脱,比谁富有,而声声马蹄,又踏碎了多少人的春秋大梦。只有在风中,在困危里, 比才是一种意境,比才是一种底蕴,比才是一种境界。在“比”中凸显人的魅力,彰显精神的高度。   ? 一盘墨香,带着青草的味道,墨子是狂者,是“万古长如夜”中杀出的伟大剑客,因为他不比钱财爵位,不比位高权重,他比诗情,比人格,比精神高度。   一位含笑的老者,面临双重诱惑,前面是微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而他身后则是楚国的相位。只为“留骨而贵”,只为晓梦中“迷蝴蝶”,他的不比,足以让那些蝇营狗苟的人黯然失色。苏子弹奏诗赋的曲目已翻开,如烟花一样跌宕的命运片刻得到升华,他轻轻吹灭了一生一世摇曳的烛光。一谪二贬的苏子,只想与别人比一下心境的高度,醉心为赋,在江之清风与山之明月间徜徉。有那种境地,谁还能看到权势的隐影?   ? 是光明之后的黯淡,还是光明之前的隐影?“浅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这种闲情,这种逸致,只属于东坡。   ??“马上离愁三万里”,拥有惊海掣鲸的伟力,却被抛弃在风中的辛弃疾,用另一种调子高歌抗金名士的清歌,“谁共我,醉明月,”那种豪迈壮志本该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抒写。   ? 不啼清泪只啼血,“半生事业终成空,一身功名在梦中”。如钢铁一样的稼轩,却以这种超然的姿势傲立青史。   ? 倘若绚丽的山花不是绽放在原野,而是跻身在牡丹丛中,原本的清新只会变成寂寞的沉郁。倘若绚烂的流星不是辉煌于夜空,而是伤逝在骄阳之下,原本惊鸿一现只会变成永恒的堕落。倘若你真的要比,就算具有珍珠般的盈润,就算具有竹般的高雅气质,都会湮没风尘,无声萎落。   ? 比是一种从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比是一种气度,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梦随风万里,比在从容中。   【点评】从容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气度,本文的题目对它做了最好诠释。整篇文章用例典型,诗文名句信手拈来,化用得恰当好处,文化韵味强,具有文化散文的特点。用语个性化,首尾圆合是本文的另一个出彩点。评分:19+19+19=57   开到花都叹息   ?      四川省新津中学  陈莉   ? 灰色的黄昏,流浪人。   旋转的马车,潇洒人。   一束极细的光从水底射出,一面创造幻觉一面疼痛。张扬地立在那里却兀自带着一种深意,仿佛与世隔绝。谁在意孤寂,谁关心灵性?   ? 眼眸三分傻气七分忧愁。它静静地开落,仿佛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不与脚下的小草比枝叶的柔绿,不与身旁的红花比谁开得绚丽。因着黄昏的美丽,飞湍的急流,便学着不再去拥有,不再和世俗抗争,不再和别人相比。不争名于朝,亦不争利于市,只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看天外云卷云舒,听流水去留无意。人生的惬意在自在,在潇洒,在从容。   ? 忽然想起寂寞如湿衣如蝉蜕的王菲,略带冷清的脸精致张扬。想起那张专辑《只爱陌生人》中亦舒的《开到荼靡》。没有人能比得上她的冷清,没有人能比得上她清越而高亢的声音。她像一只慵懒的猫,潜伏在你心灵的深处,夜晚将破晓而来。   河南籍大学生洪战辉12年来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中国的良心,不比吃穿,不比功名。他在演讲的空隙,给观众挥舞的双节棍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画面。他内心从容得像高山之颠的雪莲,深林中的古木,中秋之晚的皓月。   ? 一朵花开有多少时间,一次生命轮回要多少时间。如果把时间浪费在与人计较上,那你将错过很多美丽。如果和别人相比,让你自惭形秽,给你痛苦又何必与人相比。自在生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又何必去在乎别人的想法。   ? 不如学树的静默,花的自在,王菲的清冷,洪战辉的从容,在人生的星河灿烂中给自己找一个光辉的坐标,然后给人生画上一条美丽的孤线。   ? 走出与人相比的牢笼,放飞一颗灵动的心,太多的比较,已使人丧失了快乐,已使人成为非人,或许有人在比较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而进步,我们还是把因比较带来的痛苦忘却了吧。安妮说:“不知道事情真相,不懂实质的人,是快乐的,而懂了真相实质却能装作不知道的人是幸福的。”我想:“与人相比获得成功的人是快乐的,而能不与人相比安享一生的人却是幸福的。”   【点评】作者采用正入反出的技法,前几段用写意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人生的惬意在自在,在潇洒,在从容。”接着作者举王菲、洪战辉的例子来佐证,选材精当,论证有力。结尾化用作家安妮的话,提升了文意层面。标题取得极富诗意,花为什么叹息,读者看到文尾豁然开朗。评分:19+19+18=56     千古凭高谁来比    四川省新津中学 赵宇晨   一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缥缈无定的白云,依旧诉说着那一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槛外奔腾的江水,无休止地涌流着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他内心最深处的哀愁,汇成一曲不朽的千古绝唱。    黄鹤一去不复返,然而,有一天这里却来了一位谪仙人,答赋蔺相如,斗酒诗百篇。对于这样一座天下名楼,他应该留下自己的墨迹,可是他没有,那首天成的《黄鹤楼》已浸入骨髓。最后,他只得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    诗人的惆怅自然要用诗来化解。他来到金陵,六朝的繁华,在绚烂的烟花之地变得虚迷,旧事已随流水,他登上凤凰台。在政治上,他登高一呼,天下应者寥寥,就在这一刻,他可以用任何方式来抒写自己的失意。他大笔一挥,数百年的历史泻入他的胸怀,最终,从吴宫的花草到晋代的衣冠中传唱出一首不朽的《登金陵凤凰台》。   有人说,这是他要和《黄鹤楼》一较高下,你写黄鹤楼,我吟凤凰台,诗人是否真心比较,我们不得而知。后人愈是对这场胜负难分的“比”研究得愈深,他们在文学殿堂里就越焕发出绚烂的光芒。于是,人们记住了他俩的名字:一个叫崔颢,一个名李白。   二   世人都在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时,有一个人,却因五斗米而不肯折下他那高贵的腰肢,一口气辞去彭泽县令,找寻自己的世外桃源,过着“悠然见南山”的另类生活。   他盖了几间茅屋,种下五棵柳树,开辟一块田地,闲来读书吟诗,以乐其志。生活虽然清苦,他的心灵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锄豆虽够劳神,但能在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当下人们盲目攀比,比谁更“恶搞”,比谁更“超级”,比谁更“芙蓉”,浮躁的人们借助网络这块黑板,任意涂抹,随便颠覆。一些电影被解构得体无完肤,《无极》就是一个《馒头的故事》;诗歌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国家一级诗人沦为“诗坛芙蓉”。这样的比,比坏了个人心态,比坏了社会风气,比坏了精神空间。   当下浮躁的人们永远也达不到五柳先生的境界。你看他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在尘世,心处世外,飘飘然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用旁观的冷眼,看透世间你争我比的人生百态。   三   前者因比而流传千古,后者因不比而获得生命的黄金。我们既然处在俗世之中,自然面对形形色色的比较,歆羡、嫉妒或者鄙薄的目光时时交织在我们周围。比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催人奋进,也可以让你堕入地狱。当下,我们要对“比”持良好的心态,用“比”来缩小差距,用“比”来超越自己,但我们决不能乱比。   比,这只是行事的一种手段,只有身在比中,心在比外,该比则比,该放则放,才能找到人生平衡点,从而收获人生的黄金。   【点评】本文思路清晰,结构精美。作者先举太白与崔灏之比,得出正确的“比”可让人流传千古,美名远播的结论。再举陶渊明因不“比”而收获人生的黄金的例子,并把当下浮躁的人们借用网络乱比引入文章,相互对举,告诫人们要“身在比中,心在比外,该比则比,该放则放”。作者驾驭素材的能力强,能把课堂上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在作文中,而且把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用在文中,文章的时代感强。得分:18+18+18=54   唱响生命                四川省新津中学  杜冬梅   荒原野径,厉风过处,满目苍凉。高处,风景宜人,但不胜寒。   踏着历史小径,屈原背负着他的抱负,惦念着他的美人,从容不迫。他站在人烟稀少的高处,平静如水的心撩动了整片风景。风过衣襟飞扬,孤傲的背影将他遗弃在历史的巅峰。   他透彻,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段景致,而他只是站在景致外的景致来欣赏这虚空的尘世,高不再是一段距离,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沧桑,一段历史堆积出来的满目疮痍。   踏着久违的苍凉,心际拂过一层烟云。如冬日般温度殷红的血自伤口处潺潺流出。为了一位才子,竟悲壮如此?残白的天际快要映出一片黑夜,无奈的长叹永远逃离不了那冰冷的封印,恶魔般的幻境穷迫不舍,绝望独自浮上心头。在非云非雾非雨的竹涧阁楼边,潇洒桀骜的身影永远令人迷惑。嵇康,一位优雅的隐士,洞彻世事的才子用灵魂演奏着时代的华章。   那片未经尘世污浊的心境被幽深寂寞的山涧保护着。他的思想,他的觉悟随着曼妙的琴音在花蕊间萦绕。这高幽空明的山涧竹林是他思想的全部。高,已不只在官场中,而是心灵思想的高度,只是无奈的命运将他埋葬在他有高度里,只是在山水竹边,在竹涧焚香的溪边仍然孤傲着。天依旧残白,梅依旧高雅,林依旧幽深,只是缺了他,更添了一分神往,多了一分清雅,绿竹楼旁,仍可见雪白的花绽放出他殷红的血。   老子逍遥,只留《道德经》而驾车隐去,集气于一生,尤显突兀。他的淡定,注定他站在思想顶峰,观望沧桑的尘世,死一般的沉寂封锁了沉沉杀气,他淡然的笑容久久响彻,穿越时空。清傲的清莲居士,幽怨愤懑的子美,饱经沧桑的苏子,何常不为那高处而心寒,但那不是错误,历史决定了一种高处,于是他们从容不迫。他们背后的苍凉被一种叫“高洁”的东西封杀。   山仍然挺拔,为了永恒;水依旧奔赴,为了幻灭。山水的对话冰封了寒冬的沉默。有一老者,抛出不丝之竿,以山的管弦问候水的歌喉,独钓寒江。在这前后,我隐约瞅见残白的两个字:高度。   【点评】对高度的理解,作者另辟蹊径。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段距离,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沧桑。全文先后写了屈原、嵇康、老聃、吕尚等历史人物,用他们的选择,用他们的追求诠释了什么叫人生高度。但构思只处在发散阶段,还未能聚合在一个阶段——集中一点写高度,未能真正将四者统一到某个特指的高度上来,这是本文的一大遗憾。得分:19+18+18=55   曲径通幽   四川省新津中学 余尹洁   倦然,携一独枝入山,清晨的空气清新吸人,一缕阳光慵懒地撒下来。每一处都氤氲着自然的气息,无限熨帖,又无限惬意。   人生就是一杯味道浓烈的白兰地,热情醇厚给你支撑的力量。山,望之弥高,总会在不经意的转角给你惊喜,无异于“落崖惊风,朝暾夕日”,宁愿守着一过寂寞,也不要世袭隆重的庸俗,情绪是很微妙的东西,指引着你开启自己内心的潜力。   沿山拾阶,道路两旁芳草萋萋,更兼有落英缤纷,以为误闯了桃花源,乃惊于此山的别有洞天。原来山脚也有一派生机和魅力,无限生命的跃动,那阳光无阻隔无间隙地倾洒热情,实际上,山脚的世界同样洋溢着自由和奔放。   越往上走越青年了吧!偶尔,几声鸟鸣也会惊吓到整座山的静谧,阳光温柔地从树叶缝里泻下,抚摸着已经熟透的春光,石阶的缝隙间充满了细细柔柔的嫩草,柔弱的它们仿佛会因承爱不了过多的热情而死去,但它们却如此坚定执著地生长着,在幽深的林间独自开放、独立调谢,我踏上那石阶,就仿佛踏上了一种微漠的薄薄凄凉。   人生,开放在一处无人欣赏的柔和角度,点破了山的寂寞,增添了山的内容,透过它们,仿佛一片广阔的意境在蔓延。   终于可以看到那树林深处的禅寺,那清泉在侧,月色冷青的幽清古寺,山顶上仍是一片寂静,无人语,恐惊了天上人,阳光依然柔和,清流依然充满哲理。   敲开古寺的大门,老者正在参禅,一人一寺一孤僧,一草一木一世界。清茶伴我入座,入山无非过一栈道再经一座桥,转头,另一世界却无岸无渡非山非水。成人,无非渡一苦海再棹一舟楫,回眸,竟然已物是人非,已是凡人孤寂,又求高僧打坐禅悟,原来世界便在这里,我问老者“参禅何如”,他告之我该山顶啸歌。清脆,浓重并且真挚。   原来,心境统一,站在哪里看世界都一样,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大约能够明白老者为什么执拗、孤身一人守着这古寺。无需竹弦洞箫,山中鸟鸣盈耳。无需挂画,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抬头是一片天,低头却是另一个世界。   【点评】本文语言优美,立意新颖。一般的同学立意要么在山腰,要么在山顶上下功夫,而作者聪明的地方刚好是跳出命题者设置的范围,在立意上高人一筹,采取俯视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站在哪里看世界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心境统一,自然能于成功的顶峰看到失败的危机,从痛苦的山脚窥见胜利的曙光。本文也有缺憾:“曲幽”二字在文中未充分展示出来,个别句子晦涩。得分:18+17+17=52   人生四步曲    四川省新津中学  赵娟    幼年    小时候,我发现我的眼前有一座大山,站在山的脚底,我望不见山后平原的广阔,森林的蓊郁。我特别想翻过大山,哪怕就站在山顶,我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够欣赏到所有的风光。    青年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洞晓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义,我渴望到达顶峰,一饱眼福。再后来我又了解了李煜“无言上西楼”的寂寞悲伤,我质疑了:山顶难道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好吗?    中年    人一到中年,总会有自己大大小小的不可计数的成就。而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惟一目的就是“爬山”,我的起点是山底,终点是云层上面的巅峰。中午的时光我都在山腰上攀登着,我见到了数不尽的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给予它们过多的关注。也很少驻足听听山上的鸟叫,赏玩这遍布山野的一花一草,品味咚咚流水里面蕴含的语言。我的眼睛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朦胧的山巅,满脑子里都期盼着成功的那一天。    老年    终于到达山巅了,我独自一个人站在浓雾中,海拔高得连青松也不愿与我作伴,雪莲的形迹也藏匿于漫天的雾中。我的眼前白茫茫的一片,虽然山底上还有人衷心的羡慕我,山腰上还有人不断地重复着我的脚印,但我却再也看不清潺潺的流水和五彩的大自然。在我的肉体如雾般消散时,彩虹也不愿现身弥补一下我今生的遗憾。    在我生命从开始到结束这短暂的一生中,我的精神升华只为世人显现了匆匆忙忙的攀登过程,没有起点,亦没有终点。    站在山脚却只能滤过云雾看见山巅的人,遗憾伴随左右。人生中倘若只留下了对胜利那一天的希望与等待,这样由你奏出的人生四步曲最终将以凄凉的末音收场,曲中老年人的哀怨与悔恨之声将会响彻云霄。    站在哪里看世界?在山底,只有山的巍峨;在山顶,只能看到云海;而在山间你我却能看见整个世界。对于人生,我宁愿只爬到半高处。   【点评】本文将山喻为人生的四步曲,爬山亦如爬人生,这种构思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对扣题的处理很恰当,前面的幼年、青年、中年都是铺垫,在老年这个阶段作者宕开一笔紧扣话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山底,只有山的巍峨;在山顶,只能看到云海;而在山间你我却能看见整个世界。本文纵向递进不够深入,题目虽很形象,但作文未构建表意的“象”。得分:18+18+17=53   八、【推荐文题】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棵死树,把它挖掉了。到了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绽放出新芽……爸爸看了看我说:“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恶劣时,作出消极的决定;也不要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做出你最重要的决定。等待,耐心地等待。暴风雨终会过去,春天也将会来临。”   请自定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其实,远与近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也有心灵情感之间的距离。请以“远和近”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阅读下面的一首短诗,根据要求作文。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 不论其美丑,/ 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 不论其大小,/ 所以高山雄壮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 不论其清浊,/ 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xzw/21043.html

相关阅读:小兔妹妹去上学500字
茶乐300字
谈自信作文400字_关于自信的作文
阅不尽的“书”450字
我不再孤独了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