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睡眠的习惯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让人经过一天的活动之后,身体有充分休息的机会,得以消除疲劳,纾解紧张、不安的情绪,恢复精神与体力,有益身心的健康,亦储备了第二天活动的能量。 就婴幼儿来说,睡眠的重要性不亚于成人。尤其是婴儿,除了吃,睡就是最重要的活动。俗谚:「能睡的小孩成长比较快」、「一暝大一寸」。除了恢复体力外,睡眠尚可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和脑部的发育,进而有助于全身的成长发育。 婴幼儿睡眠的时间
大致说来新生儿除了吃奶的时间外,通常都是在睡觉,一天约需二十个小时左右。这种吃吃睡睡的时间大概要到三个月后,醒的时间才会较长。一岁以上学步儿的睡眠时间则因人而异,约需十至十五小时,上下午也各需小睡一次。五岁前大都仍需午睡。有些孩子不午睡,精神依旧很好,不必勉强一定要午睡;有些不午睡则会变的焦躁,容易闹情绪,吃晚饭时昏昏欲睡。随着年龄增加,睡眠时间、睡眠量和次数会递减,睡眠时间的加长,逐渐是由夜晚的睡眠量取代。
睡眠的相关问题
幼儿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睡眠上的问题,做家长的不要太过担心。因造成每个人睡眠的问题都不一样,要解决问题要先找出可能的原因。以下则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供参考。
婴儿期:
虽然较暗的灯光及安静的环境较适合婴儿的睡眠,但也不必太过紧张,使家中其它人的言行都受到限制。其实只要不是太过喧哗,不在婴儿的房间内,该怎么做就还是怎么做,不致有太大的影响。 婴儿的睡眠习惯和成人不同(生理时钟尚不规则)。较小时,他们常常是吃饱了就睡。稍大一点,不会吃饱了就睡,可能还要玩一会儿。在白天时还好,但在晚间就较麻烦了,因为大人累了要休息,婴儿却精神饱满,毫无睡意,想要你陪他玩,使大人又累又烦。如不吵人的话就让他自己玩,累了就会睡。如要人陪着玩,则要看情形是否要陪他玩,或帮他渐渐调整睡眠的时间。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在半夜哭起来,可能是生病、肚子不舒服、饿了、渴了、尿布该换了等,如无上述的情形,你怎么哄都不停止哭泣,或一放下就哭,要人抱,使父母无法休息,就会令人生气想要揍他一顿。这种情绪反应其实很正常,但最好是只有这种感觉而不要有实际的行动。父母亲可能要牺牲一下自己的睡眠轮流来陪陪孩子,或让他哭一下,或换个地方睡,如果都无效,再请教专家。好在这种磨娘精型的情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不至让父母亲太过困扰。
幼儿期:
1、不睡或晚睡:其实看他在打呵欠或揉眼睛,知道他已经困了,该休息了,但他就是抗拒、不愿上床去睡,或有吵闹的情形。此时不要用责骂的态度催其去睡,因为他可能是怕黑(想象房间中有可怕的东西如怪物、鬼:开盏小灯、检查房间,使其安心)、怕孤单(不愿离开外在有趣、多采多姿的环境:只有我去睡,你们都不睡,担心趁我睡觉时,你们会做什么更好玩、有趣的事)、接近或正处在反抗期(一岁半至两岁多)。可以抱抱他或陪着他一起回房间,有个短暂入睡前的准备(这一点下面会介绍的较详细),让他安心入睡。 或到了睡觉时间仍在看电视、玩玩具,经过不断催促、提醒,「这么晚了,赶快去睡觉。」「再不睡,明天早上起不来,又要迟到了!」「都几点了,还看电视(还在玩)!」若孩子还是不动,把这些话当作是耳旁风,大人就会开始生气,责骂孩子,使彼此都不愉快。此时最好共同约定睡眠的时间,并遵守此约定,时间到就要停止现行的活动上床睡觉。 中午的午睡是否睡的较久,以致下午、晚上精神好,当然到了该睡的时间就睡不着了。因此调整或缩短午睡的时间,下午增加一些消耗体力的游戏活动等,或可帮助晚上的入睡。
1、 睡的太少:因个别差异,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睡的时间少于8-10个小时,会精神不够,体力不济。除了生理因素可请教医生,或排除环境中干扰睡眠的因素(太吵,光线太亮、温度太高或太低、寝具不舒适等)外,只要孩子活动力强、精神好,就无大碍。
2、 睡不安稳:会不断翻身、踢被子、或磨牙的情形。同样先了解是否有身体不适、环境中有否干扰睡眠的因素,心理、情绪上的不稳定,奶嘴或安心被不在身边。了解原因,请医生做检查,解除压力,满足其所需,才能有所改善。通常睡不稳的情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3、 做恶梦:幼儿偶有做恶梦的经验,可能的原因包括身体不适、担心害怕心理压力等。遇到这种情形,父母最好抱抱他、安慰他,让他知道梦中的事物不是真实的,父母会保护他,增加他的安全感。平时则要注意不要随意吓他:「再不听话,虎姑婆就会来抓你或大野狼就会来把你吃掉。」引起幼儿的害怕。另外,找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讨论他的梦境,以了解会形成恶梦的原因。
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婴儿期:
1、要让婴儿睡的安稳,吃饱、换过干净的尿布、不要穿的太多、轻柔舒适的寝具、适宜的室温、不太吵杂的环境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2、睡前不要太过逗弄婴儿,使他过度兴奋而难以入眠。也不要让他受到惊吓,使其夜里会无缘无故的哭泣。
幼儿期:也就是借着时间养成他们规律的睡眠习惯:定时上床、定时起床,形成其生理时钟。
1、晚上不要做太过兴奋或活动量大的活动,目前因双薪家庭的增多,亲子接触时间较少,为了增进亲子感情,而将晚上的时间都陪着孩子玩,因而使孩子情绪过度兴奋而睡不着,或有睡到半夜会哭叫的情形。若有上述的情形,要拍拍他,温和的安慰他,使他安静下来,再陪他一会儿,等其再度入睡,再离开。
2、睡觉前能有一小段轻松的时间作为睡前的准备,譬如说先去上个厕所、刷牙、换睡衣,放段柔和的音乐、说段床边故事、抱着心爱的玩偶或他的安心被(枕头、毯子)一起上床(不必担心孩子对安心被的过于依赖,一项长期的研究显示,需要有安心被才能安稳入睡的孩子长大后和其它年幼时没有安心被的孩子一样独立、有自信)。父母亲帮孩子盖好被子或围好肚围,亲亲小脸,说声晚安,再加上一句「我爱你」,再关灯或留盏小灯(对怕黑的孩子),使孩子安心入睡。
3、不要让孩子有被逼或催促上床睡觉的感觉。睡觉应是带着愉快、轻松的感觉入眠。所以到了该睡觉的时间,父母亲也以较轻松的态度牵着小手或抱他上床去睡。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人都能就寝,或至少兄弟姊妹是同时就寝,或家人配合进行静态的活动。让他有公平、我不是孤单的感觉,及较安静的入睡环境。
偶而家中有一些事会延迟家人就寝的时间,不必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准时上床睡觉,因为他会有好奇心,会担心他去睡觉后看不到家人在做什么或他想要参予的活动而未参予到,因而借故拖延、吵闹,不肯睡觉。
4、如果他实在睡不着,不要硬逼着他去睡。他可以自己(不要人陪)再看看书或玩一会儿玩具,以不吵到别人为原则,累了自然就会去睡。
5、若已养成晚睡的习惯,父母就要以耐心及坚定的态度,渐渐改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39611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