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智有诀窍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幼儿素质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平时对孩子多做一些看起来挺普通简单的动作,如搂抱或轻拍、对视与对话、或者向孩子哼唱,让孩子的早期经历更为丰富,即可收到早期智力开发的良好效果。要知道,早期教育的精髓并不是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包括多看、多听,学习与妈妈说再见,与别人友好相处,勇敢地探索周围环境等。

  时下,不知道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大概不多了,但懂得如何科学地实施早期智力开发方法的家长同样不多,相当多的父母或参照某些科普报刊提供的方法,或效法其他家长“人云亦云”地生搬硬套。其实,这些做法虽然动机不坏,但往往收效不佳,“好心得不到好报”。道理很简单,早期智力开发最讲究的便是适龄性。换句话说,首先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让小宝宝去干大孩子才能做的事,那样做就不是早期教育而叫做提前教育了,提前教育超越了孩子的年龄(例如硬让婴儿学习认字),显然难以成功,大多会以失败告终。

  那么,对于周岁之内的小宝宝,具体该采用哪些办法来进行早期教育呢?

  婴儿智力有八次飞跃

  科学家早就发现,孩子在离开娘胎后的两年期间,大脑发育最快,如出生时大脑仅重350~400克,而长到半岁时就增加到700~800克,脑重量翻了一番,到了2岁末,脑重量可达到出生时的3倍。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脑的重量增加快,脑的功能成熟也快。这一切都显示,婴幼儿时期乃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期。特别是周岁之内,婴儿的智力发育至少有8次飞跃。如果父母能够把握时机,并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则能“锦上添花”、“事半功倍”,孩子日后的智商会更高。

  第一次飞跃 大约出现在出生后5个星期左右。宝宝机体器官迅速成熟,眼、耳、口、鼻、皮肤等感觉器官全部进入“工作状态”。表现为哭的时候流出眼泪,或者用微笑来表示高兴,另外还不时地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进行“观察”或“聆听”,并对气味与动静做出积极地回应。

  第二次飞跃 大约在生后8个星期左右出现。这时的婴儿发现周围环境并非统一和固定不变的,而是由各种活动的具体东西所组成,令人眼花缭乱,使他出现了害怕的感觉,眼里不时流露出恐惧的眼神。不过,只要能经常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与母亲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则可减轻或消除这种感觉。

  第三次飞跃 在生后3个月左右。婴儿发现了动作,并认识到某些活动的过程,他的动作也因此而一改过去的呆板变得灵活起来,而且懂得了自己可以操纵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期间,他不时发现尖叫,或者格格地笑,兴奋地学语,并不断地试图与母亲或其他家人“交谈”,以证实自己拥有了某些“本领”。

  第四次飞跃 到生后5个月左右。婴儿的两只手更加灵活,能够抓握东西,并可转动或翻动身体的物体,会注视物体的活动过程。例如,你让一只气球荡来荡去,他的眼神会跟随着气球的动作而移动。如果你给他一个东西,他会拿着仔细“研究”一番——用手摸,或者干脆送入口中。

  第五次飞跃 生后6个半月左右。婴儿逐渐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按动一下电钮就能看见画面或听到音乐。另外,他开始懂得一件东西可以放到另一件东西里面,也可以放在第三件东西的外面;东西可以在近处,也可以在远处。此时,他最乐于做的游戏就是将东西搬来搬去,或拿出来又放进去,常常弄得周围乱七八糟,一片狼籍。不少父母对此不理解,甚至横加干涉或责罚。然而这正是婴儿加深认识的过程,增长智力的途径。

  第六次飞跃 生后7个半月左右。婴儿开始懂得对各种事物加以抽象地分类。例如,他已经懂得狗总是汪汪地叫,无论大狗小狗白狗黑狗概不例外。这一点表明他已能像成人那样运用逻辑思维了。

  第七次飞跃 生后10个多月时婴儿懂得了做事有顺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因而他最喜欢玩“自己动手”一类的游戏,按照先后顺序来做某件事情。通过反复做某件事情来加深对顺序这一概念的认识与印象。不足之处是他以为这一顺序都是固定不变的。

  第八次飞跃 到生后11个月多,婴儿终于发现,顺序也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了。于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制定计划,明确表示自己的要求。例如,当他今天想外出时,会提示别人要鞋子或帽子,而明天外出时,又会要求别人要穿上外套,表明他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1443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