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逍遥右脑记忆网
-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忆资讯
|
提高记忆力
|
增强记忆力
|
右脑记忆方法
|
右脑开发训练
|
手机版
记忆力训练
记忆法
记忆术
记忆宫殿
右脑开发
速读训练
思维导图
学习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学
注意力训练
超右脑
左右脑
最强大脑
全脑速读
快速阅读
思维模式
学习计划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专业
吸引力法则
潜意识
催眠术
潜能开发
速读教程
励志名言
经典语录
电子课本
早教
幼教
小学
作文
词语
句子
早期教育网
育儿知识
亲子活动
家庭教育
父母学堂
智力开发
潜能开发
儿童记忆力训练
儿童右脑开发
学前教育网
国外早教
名人育儿
行为习惯
儿童心理
性格培养
情商德育
才艺培养
健康育儿
营养美食
性别教育
学前教育
入园入托
幼儿园教案
胎教知识
精品推荐:
记忆力培训
|
快速阅读培训
|
速读训练软件
|
超右脑训练卡片
|
数字编码卡
逍遥右脑
>
早期教育
>
儿童潜能开发
>
幼儿期的感觉经验不能代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潜能开发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当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你能知道儿童的内心吗?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他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
儿童始于一无所有,并独自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蒙特梭利语),这种“理性”是指在精神胚胎指引下,一种自发的内在程序、秩序。敏感期就是围绕着它转的。儿童的整个生命发展依据他自己进行。很多父母都说,我要教这个孩子,要把这个孩子教出来……好像儿童的整个智力发展依据成人。如果这个成人不在了,他就会成为白痴,大多数成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当儿童在做些不对的事情时,成人会急切地想给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不对,应该怎么样。实际上,儿童是依据内在的理性独自发展的,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然的和创造性的。蒙特梭利说:“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整理、排列起来服务于理性,儿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这个理性的过程就是一种自发的运动。尽管儿童的这种精神发展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就好比说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成人的帮助,他会死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我们的帮助他会死掉,我们就能成为他的“救世主”。尽管我们帮助了他,但他精神的发展是依靠他自己的,我们只是帮助他形成概念,联结概念,区别概念,发展思维。?
我举一个例子。我孩子因为第一个认识的是“天”这个概念,所以天上的星星也是他随之最早认识的事物之一,“天”、“星星”属于一个范围之内。当时我已经搞了几年蒙特梭利教育,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的好多观念还是传统的,所以我在给他灌输所谓的知识时,依然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的。直到宁夏蒙特梭利幼儿院建立以后,我开始观察大量的孩子,我传统的观念才逐渐转变过来,我的行为才同蒙氏教育配上对。有一天我们家的电视上出现了黑猩猩,我对儿子说:“辛辛,你快看,这是猩猩!”我儿子当时的状态真像计算机出现故障一样,他说:“星星,啊……”目瞪口呆地指着天,极为惊惧。他不知道这个“丑八怪”怎么跟天上的星星是一个词。这说明什么?他内在的理性开始分辨和推理了,所以他对同音不同对象特别敏感。当时我就明白了,他的心智还没有达到区别这两个音同意不同的“xingxing”的能力。而我的“强行灌输”使他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蒙特梭利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四个星期大的婴儿,他的情况是,刚开始他妈妈带他,后来保姆带,但自始至终都是其中一个人在带他。同时,平时他的叔叔或爸爸也总是其中一个人出现在他的
生活
里带他。这个经验告诉他,家里只有一个女人,一个男人。突然,有一天,他的叔叔跟爸爸同时出现了。孩子一看,这边叔叔,这边爸爸,两个男人看上去一样,就搞混了,突然产生了恐惧。蒙特梭利教给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儿童产生这种情况时,把叔叔放到左边,爸爸放到右边。孩子会不断地转过来看,转过去看,他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发现实际上是两个人。儿童吸收东西是按一个已形成的程序进行的,他不愿破坏自己的内在程序。这个内在程序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儿童的理性”。当那种情况和他的认知程序不吻合时,他就很紧张。
“实体化”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个概念,什么是“实体化”呢??我们知道,儿童内在的精神胚胎指导儿童发展。精神胚胎要变成儿童肉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实体化”。蒙特梭利举了一个当时的例子:“《圣经》化为肉体并留在人们中间。”《圣经》在它的虔诚信仰者身上已经与生命合为一体,这就是一个实体化。再比如我们听讲做记录,字的笔顺、笔画就意识不到,就实体化了。有时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思考得很深很深,忽然发现走了很长的路,这段路上遇到过谁,我们怎么搭话的,我们是用什么姿势走路的,我们都不知道,这时我们的话语,我们的走路方式,就作为已经实体化的东西而存在着。
儿童怎么样才能实体化呢?只有通过一个办法,就是不断地活动,通过不断地活动来把精神胚胎实体化。比如说儿童眼前有个瓶子,儿童内在的冲动告诉他:“去抓瓶子,”然后他就蹒跚地走过来开始抓这个瓶子,不断地抓。在他反复活动的过程中就把他内在的精神胚胎要求他做的那件事情实体化了。实体化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儿童内在精神的那种冲动实现的过程。蒙特梭利说,儿童进行一个组织自我的过程,并且把这些东西都变成记忆。?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拿来一个枕头,枕套上有花,小孩子就闻这朵花,亲吻这朵花。保姆认为他在乎这个东西,那我应该拿别的东西也让他亲。于是她拿了一大堆东西让孩子亲。这位保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儿童要亲什么是受他内在的理性冲动来支配的,而不在于外界。但她匆匆拿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说:“闻这个!吻这个!”结果,儿童的心灵被搞乱了。
我想何止是她这样,我也是这样。我的儿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我看他反复努力没有成功,就会给他拿个东西:“来试一试这个,儿子!”幸亏我儿子说:“闭嘴!你安静一点好不好?”每天早晨起来我就想给他说好多的事情,我丈夫就说:“你安静一点吧!让他自己思考吧!”后来我儿子听到这句话,早晨我一说话,他就说:“闭嘴!请你安静!”后来我开始变得安静。有一天早晨,我给孩子穿衣服,当我帮他把衣服穿起来,让他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脸上的神态那么专注、神往。我想:这家伙看什么呢?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早晨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来,射在了一件粉色的睡袍上,粉色又将光反射过来,那景色特别漂亮。孩子在看,我不敢吭声,我想,我不能破坏他这个内在的自然组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他不看了。我问:“你是不是看到阳光照在妈妈睡袍上特别漂亮?”我儿子点点头。但谁知道,那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孩子那诗意的感觉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流连的呢?如果这个时候我废话一大堆,这个过程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很显然,我们成人太喜欢说话了!?
蒙特梭利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玩具火车玩,他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火车必然要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而孩子用这个火车在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该在火车的轨道上走,应该这样。”他的孩子不想这样做,但爸爸认为应该这样做,他就不断地干涉孩子。
这同我们
幼儿
院济济的爸爸有着惊人的相似。济济的爸爸非常爱他的孩子,但他孩子的状态并不好。他的孩子有时候拿一条毛巾往衣架上搭,搭不上,那孩子就站在那儿,能提毛巾站半个小时。后来我的孩子去他们家,我孩子一玩什么东西,那孩子就一把抓过来说:“不可以这样,应该这样玩!”我儿子就把这个东西放下,又拿起那个东西。刚一拿起来要玩,他一把又抓过去:“不对!这个东西应该这样玩。”等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发现我儿子已经被压抑得受不了了,借了一件事情哇哇大哭。他们说我孩子跟济济争玩具,我说:“不是的。济济压制辛辛太久了,他每次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玩的时候,济济就一把抢过来说:‘应该这样玩’。”济济的做法纯粹是他爸爸的作法。济济很聪明,他的聪明表现在哪儿?他机灵,非常非常机灵。机灵得像什么?像鸽子、小鹿,很多人都喜欢。但是我认为,他自己的自我组成的能力已经丧失了,他的创造性不好。因为儿童应该在他自己的发展点上探索、努力、成功,将经验肉体化,将概念内化。这个经验是从儿童自己的探索开始,通过他自己的每一个小开拓而进行的。
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那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
蒙特梭利说:“儿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当这些印象清晰,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之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哈佛大学有一个经典性的实验。它提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这样的,当你给他一个全新的知识时,儿童不接受,如果你给他一个东西,他曾经认识,只有一丁点儿新内容,他也不接受。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他认识、已经掌握的,少一部分的内容是他没有掌握的,这时候他接受得最快。因为儿童喜欢把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联系起来,其实成人也一样。
我们都看过迪斯尼经典动画片《小魔琴》,那架钢琴能够自己弹,影片中的小男孩就跟这架钢琴达成协议。于是每一次钢琴自己弹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小男孩在弹,就不断地让他去参加晚会,不断地夸他;于是小男孩就骄傲了。孩子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了骄傲的概念。当你有点成绩,你这个人或许就“骄傲”了。这个概念是贬义的。但是有时候,因为孩子做得特别好,妈妈就会说:“啊,儿子,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在生活中孩子又明白了“骄傲”的另一种含义。但是孩子会产生疑问。我儿子这两天问我:“妈妈,《小魔琴》上有一个‘骄傲’,你刚才也说了一个‘骄傲’,怎么两个‘骄傲’呀?”他开始区别同音字了。“骄傲”是对一个情景和事件的感觉的描述,这个感觉较复杂,它的难度正好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相符。
智力也表现在对事物的区分能力上。在区别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也抓住了共同的东西,抓住了那概念的内核,这样,蒙特梭利说:“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442920.html
相关阅读:
怎样让你的孩子智商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12妙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高招开发孩子数学潜能(中)
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安全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各个环节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主题
动手启智
宝宝爱坐摇摇车 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运动促进儿童脑部发育
幼儿学习外语的注意事项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男孩女孩语言发展的区别
让孩子睡个健康觉
好孩子要有好品质
17月儿能力培养
捣蛋孩子的六大内在潜能
推荐阅读
高智商宝宝才有的6种特征
现在大多数家里都只有一个宝宝,现代生活的生存压力也让父母们对宝宝的智商非常在乎,生怕……
让宝宝更聪明,孕期多吃核桃油
现在的很多准妈妈都特别注意孕期营养,盘算着怎么吃才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中国营养学会推……
背书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
说到背书,很多人都会想到死记硬背。想到自己从小学到中学,不知在老师的强迫下背了多少东……
10种有助婴幼儿启智的玩具
1、响环: 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一手握着“响环”玩,他们开始尝试触觉、感觉、视觉或味觉的作……
让孩子爱上涂鸦从即兴开始
【专家建议】 重在培养兴趣 “在涂鸦敏感期,孩子往往会拿到纸和笔就随便乱画,开始的时候……
相关阅读
父母要给予孩子的五种经历
13条让宝宝变聪明的捷径
父母要告诉女儿“我爱你”
拥抱能让宝宝未来更聪明
宝宝“黄金三年”饮食5大禁区
实施危险教育的有效手段
发现孩子的“强势智慧”
儿歌有助于开发宝宝语言的潜能(来自韩美
宝宝一岁了,该教些什么?
开发宝宝大脑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