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逍遥右脑记忆网
-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忆资讯
|
提高记忆力
|
增强记忆力
|
右脑记忆方法
|
右脑开发训练
|
手机版
记忆力训练
记忆法
记忆术
记忆宫殿
右脑开发
速读训练
思维导图
学习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学
注意力训练
超右脑
左右脑
最强大脑
全脑速读
快速阅读
思维模式
学习计划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专业
吸引力法则
潜意识
催眠术
潜能开发
速读教程
励志名言
经典语录
电子课本
早教
幼教
小学
作文
词语
句子
早期教育网
育儿知识
亲子活动
家庭教育
父母学堂
智力开发
潜能开发
儿童记忆力训练
儿童右脑开发
学前教育网
国外早教
名人育儿
行为习惯
儿童心理
性格培养
情商德育
才艺培养
健康育儿
营养美食
性别教育
学前教育
入园入托
幼儿园教案
胎教知识
精品推荐:
记忆力培训
|
快速阅读培训
|
速读训练软件
|
超右脑训练卡片
|
数字编码卡
逍遥右脑
>
早期教育
>
父母学堂
>
父母不要轻易教训孩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父母学堂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你要成为有礼貌的孩子。”“一定要使用敬语。”“要学会关心别人。”每当看到说这些话的父母,我就忍不住心中的愤怒。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就相当于严厉地呵斥孩子。
孩子能明白“有礼貌的孩子”的含义吗?礼貌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有礼貌的孩子”。如果盲目地要孩子有礼貌,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因此只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假设你在路上遇到了以前的朋友,兴奋地大声寒暄。这时,如果路过的大叔对你说:“要注意公共道德!”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不仅不会听大叔的话,反而会生气地埋怨对方:“哼,怎么还有这种老古板!”其实,孩子也有同样的感受。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如果受到父母的“训斥”,孩子就会感到委屈,因此内心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而且这种创伤会持续很长时间。对于0〜4岁的孩子来说,能否维护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要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传递某种价值观,就应该采用以身作则的方法。如果要孩子说话有礼貌,妈妈就应该对别人说话有礼貌,然后告诉孩子:“你看到了吗?长辈们看到你说话有礼貌,有多高兴啊!”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模仿父母。
不管怎么样,教育4岁或不到6岁的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不要轻易教训孩子,否则说不定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呢!
“威胁”得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有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特别担心孩子受伤,为此成天跟在孩子的后面,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只要一有机会,该年龄段的孩子就会在墙壁上涂鸦,打别的孩子,乱碰烫手的热水壶。不管父母怎样阻止,孩子们总会制造同样的事端,因此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该怎样告诉孩子“不该做的事情”。只要重复几次同样的事情,父母就忍不住打孩子,严厉地训斥孩子:“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每当遇到这样的父母,我就给他们一个忠告:“理由是永恒的,恐惧是瞬间的。”
有人曾经做过一项与此相关的心理学实验。首先把孩子分成两组,给每组孩子一个箱子,然后温柔地跟一组孩子说:“不要乱摸箱子里的东西喔!”相反的,严肃地威胁另一组孩子:“如果乱摸箱子里的东西,就会受到惩罚的。”在本次实验中,调查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摸箱子的孩子数。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孩子中摸箱子的孩子各占30%。过了3个月后,再让这些孩子重新回到放箱子的地方,但是这次没有威胁孩子。实验结果显示,曾经被威胁过的孩子中,摸箱子的孩子占70%,而另一组孩子中摸箱子的孩子依然只有30%。
此实验证明了“威胁”的效果是短暂的。孩子们因恐惧而做出的行为只能保持短暂的瞬间,但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的行为将维持很长的时间。
因此,制止孩子的行为时,如果经常威胁孩子,反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孩子惹麻烦时,大部分妈妈都会很生气,这是妈妈自己需要克制的问题。在孩子不攻击妈妈的情况下,生气就有可能是非正当行为。由此可见,需要制止孩子的行为时,尽量不要生气,应该耐心地说明父母反对的理由,但是不要用“这样才是好孩子”之类的语气,必须言简意赅地表达父母的感受。
“如果你捣乱,妈妈又得重新整理屋子。”“如果你推朋友,小朋友会很疼的。”“如果乱碰这些东西,你会受伤,这样妈妈会很伤心的。”如果具体地说明理由,孩子就更容易理解妈妈的话。很多妈妈喜欢说:“你一定要好好听话。”但是“如果这样下去,妈妈会很伤心”的表达方式其实具有更好的说服力。
在自我的萌芽时期,尽量认可孩子的自律性
曾经有一个人到附近的两个牧场挑选赛马。其中一个牧场里的马匹比较温顺,但是缺乏霸气,因此怎么也跑不快;而另一个牧场里的马匹野性很强,但是跑得快,而且能严格地遵守赛跑的规则。这个人就决定购买有野性的马,便向牧场主人咨询了养马的秘诀,牧场主人回答:“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我只是让这些马匹靠自己自然地成长。”
这个人带着好奇心,在两个牧场观察了一天。首先,培养温顺马匹的牧场里设有马匹的专用通道,而这些马匹在主人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主人的命令,只沿着专用跑道奔跑;但是培养有野性马匹的牧场内没有专用通道,而且除了喂饲料的时间外,所有的马匹都能自由自在地奔跑。
其次,两个牧场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围栏的高度。培养温顺马匹的牧场围栏比较矮,而平时温顺的马匹经常趁主人不注意跑出围栏。这时,主人就会赶紧加强对马匹的监视;培养有野性马匹的牧场围栏很高,没有一匹马能跑出围栏,因此牧场主人就没有理由监视马匹。总而言之,通过高墙保护马匹,同时让马匹在牧场内自由地奔跑,这就是培养有野性马匹的秘诀。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使用上述秘诀。
有些父母经常要求孩子遵守所有的规则。当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有很多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按时吃饭、不打别人,都是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但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律性和自信心也是父母必须遵守的规则。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自律性将达到顶峰。一般情况下,出生15〜18个月后,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而这种自我都通过“不喜欢”、“不想做”、“我来做”等语言来表达。大部分妈妈听到这些话时,就会认为这个孩子“没有礼貌”、“脾气倔犟”、“撒娇”,而这些语言恰恰就是孩子们表达自己想法的很有意义的话。
当孩子说“不”、“我不做”时,父母就应该尽量认可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而当孩子表现出坚定的意志时,就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选择。如果强行制止孩子的行为,孩子就容易变成过于依赖父母的孩子或反抗社会的孩子。当自己的想法、心情和意见被别人接受时,孩子就会产生“我也行”、“我来做”等自信心。在孩子的
人生
中,这些自信心将成为宝贵的财富。
但是对于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情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必须筑起高高的围栏,明确地制止这些行为的发展。如果放任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或者无规律地就餐,就容易变成被孩子支配的无能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认可孩子自律性的同时,必须明确地制止不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教育孩子最明智的方法。
首先要关心孩子的情绪
1岁的孩子是如何跟妈妈建立关系的呢?下面的实验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首先,让妈妈和孩子共处一个房间,然后让妈妈突然离开房间,过一段时间后让妈妈重新回到房间。那么,妈妈离开房间和重新回到房间时,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有些孩子发现妈妈消失后,便放声大哭,而有些孩子却若无其事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当妈妈重新回到房间时,原先哭闹的孩子马上露出笑脸,开心地跑到妈妈身边,而没有反应的孩子依然只忙于自己的事情。
但有趣的是,当妈妈消失时,这两组孩子的脉搏和大脑变化都很相近。换句话说,没有任何反应的孩子只是回避了内心的慌张,虽然包括大脑在内的生理信号都显示该孩子感到“恐惧和慌张”,但是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没有任何反应的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认生”的过程。如果想“认生”,就必须跟妈妈建立亲密的关系,但是对于经常更换养育者或因妈妈而感到不幸的孩子来说,妈妈和陌生人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就不会“认生”。长大成人后,这种孩子很难适应社会,而且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关心他人的感情。不仅如此,这种孩子也很难关爱一个人,更不能得到身体或感情上的亲密感,尤其是很难跟配偶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关系。由此可见,1岁左右的孩子跟妈妈的关系将决定这个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
在出生10个月后,不会用眼睛向妈妈征求同意的孩子,或者乱摸危险物品的孩子,容易变成不会关心他人的孩子。另外,出生15〜18个月后还不会用语言或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心情的孩子,很难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到2岁后还要事事看妈妈的脸色,完全依赖妈妈的孩子,容易变成缺乏独立心的妈妈Boy或者妈妈Girl。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不能经历正常的成长过程呢?其实只要不妨碍孩子的正常活动,孩子就能自然地长大成人,但是很多妈妈不理解孩子的成长,因此经常给孩子带来意外的刺激,或者放任孩子,这样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如果不按时给孩子喂奶,或者孩子需要跟妈妈建立感情的联结时身边没有妈妈,或者当孩子要“我自己做”时被妈妈训斥,孩子就会产生压抑、不愉快的心情。如果不能及时地改变这种状态,孩子就没有勇气踏上正常发育的台阶,因此容易攻击别人或过于忧郁,或者容易哭闹,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妈妈。
在现实
生活
中,不一定所有的4岁孩子都能成为优秀的对话对象,只有不断地观察孩子的状态,关心孩子的情绪,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因此,当孩子生气时,要及时地安慰孩子;当孩子受惊时,必须及时地关心孩子;当孩子忧郁时,应该让孩子开心。由此可见,“关心孩子的心情”是该时期妈妈们的首要课题。为了防止孩子产生否定的情绪,事先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幸福,让孩子茁壮地成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476478.html
相关阅读:
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权给孩子
妈妈+宝宝+爸爸的游戏一家人
小孩子谈爱,妈妈应该怎么做
父母不用刻意去教育孩子
给婴儿吃肉,小窍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从宋氏姐妹的成长看父爱对女儿的影响
下一篇:
父母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相关主题
父母语气影响宝宝一生
好爸爸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心里想法
妈妈们微笑是对胎儿们最好的教育
《育儿日记 》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
讲故事有新法:宝宝讲,爸妈听!
爸爸妈妈要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宝宝感冒发烧别重复用药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不是绝对的,要顺其自然
把单调变成多彩
推荐阅读
聪明妈妈绝不说的5句话
想在与孩子的长期周旋中利于不败之地?有5句话绝不要讲—— 1.“照我说的做,没有为什么……
听话的小孩是否更容易自闭
听话的小孩是否更容易自闭 我家孩子从小就很听话,休息时间除了看书就是看电视。这个学期,……
育儿专家透露 孩子的天资不能埋没
育儿宝典,育儿专家透露 孩子的天资不能埋没……
妈妈巧治“闲不住”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爱活动,甚至调皮,对于孩子都是必要的。但是,事情是要有限度的,过了……
要教育孩子 先教育母亲
如果我们所有的家长都觉得自己这个长真难当,难到了不下力气学习就混不下去的程度,难到了……
相关阅读
家长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我的孩子怎么了?做父母也有最痛苦不堪的
父母只需做个陪孩子长大的人
做父母,谨防以爱之名所犯八大教育误区
母亲亲吻宝宝的7大不宜
孩子的这种表现,让无数爸妈都怒了!你家
中国孩子该如何学英语
老公是这样教儿子不偏食的
今天,和宝宝交流了吗
宝宝乘火车六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