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对付“窝里横”的宝宝,有妙招(亲子教育最新推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亲子活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家宝三岁,在家像个小老虎,在外面胆小得不行,一步不离,我快疯掉了,怎么办才好?

“ 窝里横”在家里是王,在屋外他只会退缩以保护自己,父母对此应负主要责任。疼爱孩子应该是适当的爱护和关心,过度的溺爱是错误的。再这堂课中,作为父母实施的家庭教育缺失挫折教育还是要他学会等待,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心,这些就不再是问题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多带他到户外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时发生冲突,要锻炼他想办法试着自己去解决。

在家别太宠溺

  专家说,这类“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

  与“胆怯型”相对,“表现型”的孩子倒是特别不怕生,人越多、场面越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胆量的差异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响,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据姚鑫莉观察,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

  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姚鑫莉建议,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亲子教育

  鼓励使人大胆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

  专家告诫,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 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 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不要操之过急

  对待胆怯型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当孩子不愿意与 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 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 级。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宝宝两岁以前处在“大方”的时期,见面打招呼,还会在人前唱歌跳舞,而再别人家或是超市时,想要的东西会直接拿在手里,那时的他还没有自家和他人的概念,自我意识非常弱,自己喜欢的东西抢也要抢到手,因为他认为你的就是我的。但是两岁以后,孩子渐渐可以区分出你的、我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增强了,有的孩子甚至会完全依赖于这样的环境,不肯面对外界。造成这样的结果并非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而是家庭的影响,家中的气氛和外界的完全不同,使得孩子的依赖心理更加强烈。

温馨提示:其实在家里能够称霸并非一天两天形成,过度溺爱是主因,总是及时地满足他所需要的,让他意识到在家里没有什么要求是不能达到的,由此特别依赖父母。并且他认为家人做这些都是应该的,任意提出要求得到满足也让他展现出特有的自信,只有在家里才有的自信。家就是他的天下,别的小朋友来玩时,绝不让别人碰自己的玩具。同时,在受到小的挫折时,也会得到爸爸妈妈的安慰,家就是最安全温暖的地方,长久便形成了“窝里横”的性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61717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