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王选走出家门,步行8分钟,来到北大南阁和北阁附近一片空地,开始一招一式认真地打太极拳。
晨读的学生匆匆走过,在他们眼里,这位中等偏瘦、架副眼镜的老者是一位普通的大学教授。事实上,步入晚年的王选已经荣誉等身,王选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公务和社会活动一下多起来,每天的日程从早排到晚。王选不知不觉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英雄",令人瞩目的公众人物。
然而,对于这一切,王选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在给大专院校的学子们作报告的时候,非常幽默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迹。
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老是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就说明他的科技生涯快结束了,因为在第一线努力工作的人,哪有时间接受采访呢?现在我脱离了科研第一线,为了工作需要,到处作报告,其实就是讲讲过去的经验,卖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
有一次在电视上,人家要李素丽形容一下她自己,李素丽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轮到我,我也有一句话形容自己:"我是一个曾经做出过贡献,今天高峰已过,赶不上新技术发展的计算机专家。"
一般来说,院士者,是他一生做了重要贡献,给他一种安慰、一种肯定而已,多数院士创造高峰已过,特别是在计算机等新兴领域,很难有60岁的权威。
王选的报告出了名,他被请进中南海,给李岚清副总理等领导作报告;出差在外,每到一处,当地政府或院校都会慕名请他作一场报告。他的报告既富有"煽动性"和幽默感,又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关键的一点,是敢说实话,说真话。比如,谈到科技创新,他比喻:"除了爱人不要变,别的都要变";谈到鉴定会,他说:"我不愿参加鉴定会,因为有些鉴定会就是庆功会,而我又未必熟悉其涉及的领域,我有点名气,又不太懂得,这就对被鉴定方特别有利。大家说些不丧失原则的话,弄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他把一段从报上看到的话稍事加工,说出来总能赢得满堂喝彩。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就叫废物;名人喜欢喝酒,是豪饮,凡人就是贪杯;名人表示亲切,握一下手,是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人;名人强词夺理,没有道理也能说出道理来,是雄辩,凡人就是狡辩;名人做些蠢事、很荒唐的事,是名人逸事,凡人就是犯傻了;名人发脾气是有个性,凡人就是劣根性;名人年纪大了,若姓王则称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名人和名人之间互不服气,凡人和凡人之间倒是和和气气的。
王选时刻牢记自己"是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今后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中国古代讲究"立大志者要修身",提倡律己和宽容。"小不忍则乱大谋"、"宰相肚里能撑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等古代名言今天仍有价值。在中国的国情下,一个集体能否形成团队精神,往往与该集体的领导人的品质有很大关系:领头人过分追求名声和地位,就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下属功劳归到自己账上,从而引起内部矛盾,狂妄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做错了事不承认,谋私,心胸狭窄、记仇,分亲疏,只想自己成功、不愿或不支持同事成功等等,都会影响一个团体的凝聚力。古人提出"帅才三忌",大意如下:
第一忌:陷入不该自己管的具体事务而不抓大事;
第二忌:分亲疏,即提拔和重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甚至于溜须拍马的人,打击反对过自己的人;
第三忌:把下属的荣誉和成就看作自己的荣誉和成就。
孙子曰:"将者,智、仁、敬、信、勇、严也"。周光召同志根据科技战线的将才要求,做出如下解释和发挥:"智以择向,仁以服众,敬以招贤,言以必信,勇以夺魁,严以律己"。我认为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应具备的风范。
讲到团队精神,王选最敬重的一个人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杨振宁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我和邓稼先并不认识,但我很佩服他。邓稼先之伟大在于,他不仅自己有才华,而且能够让手下比他更出众的人充分施展才华。"
几十年风风雨雨,王选经历了太多艰辛磨难,也见识了无数荣华富贵。对于名和利,王选观点明确: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不做到上士,因为我做不到忘名的地步,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
怎样才能"立名"?王选推崇一个人首先要善于"延迟满足"。
提出"情绪商"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曾做过一个"延迟满足"的实验,找了一批四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糖,并告诉他们若能等主持人回来再吃这块糖,则还能吃到第二块糖。戈尔曼悄悄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只等了一会儿便不耐烦,迫不及待地把糖塞进了嘴里;而有的孩子则很有耐心,而且很有办法,想出做游戏、讲故事之类种种方式拖延时间,分散注意力,最终坚持到主持人回来,得到了第二块糖。戈尔曼又对这批孩子14岁时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晚吃糖的孩子数学或语文成绩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120分,而且意志坚强,经得起困难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个实验说明,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当前名利所诱惑,能按社会需要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地奋斗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王选说,"精神胜利法"有时可以帮助实现"延迟满足"。
北大有一个博士生,一直埋头学术研究,有一次去赛特购物,看到那里的商品价格昂贵,而自己却囊中羞涩,竟对走过的学术道路产生了怀疑。
1985年我家中还只有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当时我已多次去香港和国外,有一次在香港看到高级商场中一些人在买高档首饰,尽管我当时工资很低,没有奖金,但我忽发奇想:"将来会证明,这些买高档物品的人对人类的贡献可能都不如我王选。"我一下子感到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后来我把此称为"精神胜利法",但这与阿Q完全不同,是对知识价值的高度自信。我很赞赏欧美科学界流行的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我也很欣赏北大学生的一种说法:"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
淡泊名利并不意味着拒绝名利,1998年,《北京晚报》记者曾采访王选:"如果您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您会接受这笔在知识分子看来乃是天文数字的巨款吗?"王选听了一笑,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1991年以前,计算所发奖金,我拿的都是二等奖。这一年我们请来北大教师刘秋云当副所长,协助做管理工作。他对我说,你应该拿一等奖,要不别人怎么好意思拿?后来我看到一个故事:孔子在鲁国做大夫时,发布了一条告令,凡是能解救回一个在国外遭受不平待遇的鲁国人,赏50金。孔子的一个弟子周游列国,花重金赎回很多人,却坚决不要赏金。孔子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你不要以为这是你个人高风亮节,你知道吗,因为你拒受赏金,使得很多人对救人质的事情不积极,这项政策也就无法推行下去。所以,你问的巨款如果是我的劳动所得,我会欣然接受,然后我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
就在这一年,王选将多年来获得的30万元奖金捐献给北大数学学院,设立"周培源数学奖学金",以奖励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奖学金的名称没有叫"王选",如同当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没有用"王选"命名一样。
2002年3月19日,北大交流中心内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北京大学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党委书记王德炳宣布,为了表彰刚刚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王选教授的杰出贡献,北京大学决定,再次重奖王选人民币500万元。
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王选走到台前发表演讲。
"我的一生有10个梦想,前五个--发展激光照排系统,告别铅与火;发展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远程传版,告别报纸传真机;发展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发展新闻采编和资料检索系统,告别纸和笔;以及开拓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已经梦想成真,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占有率。后五个--发展激光直接制版,告别软片;开拓日本日文出版系统市场;出版系统的栅格图像处理器进军欧美西文市场;进军广电业;从地图出版系统着手,进入地理信息系统--正在努力变为现实。"
王选接着解释说,10个梦想中,只有第一个梦想,即激光照排系统是他具体主持的:负责总体设计,提出正确的技术途径,解决主要技术难关,在第一线干活也比其他同志更多;其他9个梦想,他只是提出大的发展方向,指定负责人,物色优秀的技术骨干,并未参与解决技术问题。
接下来,王选又阐述了他的"好人观",一席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今天的获奖,让我再一次想起小学五年级时获得的品德优秀生奖,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奖,也是永生难忘的一个奖励,我由此懂得了团队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什么叫好人?季羡林先生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是我能够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原因之一。"
掌声响起,热烈而持久,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钦佩之情。
观众席的最后一排,静静地坐着北大计算机研究所陈教授。她遥遥地望着丈夫,默默为他祝福。这位当年激光照排大型软件系统的负责人和设计师,同样为我国印刷技术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却在丈夫开始辉煌的那一刻起,悄悄退到幕后,做了一位普通的博士生导师,培养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才。这些年,她荣辱不惊,恬淡宁静,一直是王选最坚决、最忠实的后盾。此时此刻,陈教授眼里的王选,不是什么众人瞩目的"名人"、"英雄",仍是那个病弱却值得托付一生的北大助教;她最关心的,不是什么巨款,而是丈夫的平安、健康和幸福。
2002年7月26日,王选宣布辞去从1995年就开始担任的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公司首席科技顾问。
与此同时,王选正在策划一件十分重要的举措,把自己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北大奖励的科研资金共900万元,合二为一,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全力支持北大方正的年轻一代不断创新,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方正一词取自《后汉书》:"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
(摘自《王选的世界》),作者:丛中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enggong/3331.html
相关阅读:用小步稳妥地向成功靠近更容易
肯定自己就是成功的开始
博恩崔西的14心理定律
如何使推销越来越轻松
88条佛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