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就要饱含情感。编辑了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寒假作业答案,欢迎阅读!
语文
第1-4页 【练习一】
一. [读书人自勉联]
在实践中将书本的知识消化、吸收、提高,从生活中学习
示例:读重要之书,立鸿鹄之志(参考: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对联集锦》)
二.【奇妙的共感觉】
1.写了人的共感觉现象及原理,人类对共感觉的研究及运用
2..原因之一一部分人的共感觉能力逐渐遭到部分以至甚至是全部破坏,混合感觉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原因之二,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共感觉能力实际上是存在的,但由于这种能力不是很强烈,因而没有感觉到这种共感觉能力。
3.为了说明共感觉也会失去
4.略
三.[马说]
1 喂养 驱赶 明白 走到
2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 D
4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的慨叹心情
5 有些人只是坐等机遇,而不去争取
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推荐
6 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
四.[趣味语文]
表里如一_一如既往_往返徒劳_劳民伤财
千军万马_马尘不及_及宾有鱼_鱼沉雁落
悟由心和自我组成,表明领悟需要自己内心去理解。
五.[巧填标点定冠军]
这次乒乓球比赛初二联队打败了初三联队,获得冠军
第4-9页 【练习二】
一.唐诗印象
1.千古唐诗或不朽的唐诗
2.示例: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启明、北斗,以璀璨的光芒照耀中华文化的星空
3.无从着手 无能为力
4.CAB
5.陈子昂 杜甫 白居易 震撼人心 奇崛险怪
二.
1.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 2.表现,露出
3.表现,露出 4.有名声有权势地位
5.宣告,宣布 6.散布,分布
7.布置 8.(时间、地区)相连接
9.结交、交往 10.互相
11.友谊、交情 12.一齐,同时
13.完成,成功 14.成全
15.成为 16.成果、成就
三.
1.禁 2.毕 3.邪 4.会 5.釜 6.漠 7.砥 8.厉
9.麟 10.曲 11.合 12.滥 13.筹 14.戴 15.致 16.忍
17.骛 18.束 19.丧 20.烽
四.秋
五.
6.说它是一幅画,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绘,把握紫藤萝的大致轮廓、整体印象,可以领略花的色泽、神采和香气;说它是一首歌,因为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过去,并把它与美好的眼前联系在一起,会感到一种生命长河的涌动,并珍视眼前的生命。
六. 不知有花
1. 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 (2分,主要概括文章第⑧段的内容,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 反衬,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3. 表情(答神态也可)(2分)
4. 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2分,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其他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后一层意思可以不说出来)
5. 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同时呼应第一处 (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 (2分,每对一处给1分)
6. 句子:
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
花?哪有花?
品析:
花?哪有花?这是山村妇人面对作者的回答所发出的疑问。那些使我们惊呆沉迷的花,在她眼里居然是不存在的。面对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我们这些局外人可能会为之陶醉其中。而在桐树下走过千百回的山村妇人已习惯了这一自然现象,每天都与它们生活在一起,每天都看见,难怪不足为奇。近在眼前的明明是花,却不知眼前有花。真可谓相亲相融而不相知啊!
第9-12页 【练习三】
一.三五成群 三三两两 无奇不有 无独有偶 丢三落四 颠三倒四 缺衣少食
接二连三
第13-15页【练习四】
一.楚楚 奕奕 耿耿 眈眈
铮铮 堂堂 恢恢 吁吁
赫赫 重重 洋洋 勃勃
汹汹 答答 事事 凛凛
翼翼 奄奄 非非 炯炯
袅袅 萋萋 忡忡 脉脉
茫茫 巍巍 欣欣 蒸蒸
三.当往事都成记忆
1.常记或记。
2.时间为落日时分;节令为莲花盛开的日子。可以有不同表述,意对即可。
3.示例:那天的云彩一定有着格外的光晕。符合原词意境、句式结构相近即可。
4.兴尽晚回舟。
5.示例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示例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四.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第15-18页 【练习五】
二.
1.春风得意----孟郊
铁杵成针-----李白
醉翁之意-----欧阳修
雪泥鸿爪-----苏轼
2.指鹿为马-----胡亥
千金一笑-----周幽王
乐不思蜀-----刘禅
约法三章-----刘邦
第18-20页【练习六】
二. [巧读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四.
1 博客在中国有着飞速的发展
2 没有任何身份限制
3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国人对事情提出了自我的主张
4 有利有弊
第20-22页【练习七】
一.[看词辨义]C D A B
G F E H
K I J L
O P M N
二.[课文练习]
1 shn qǐng
2 考虑了很多种情况
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4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一种错觉。(文中有的,自己抄)
5 举例论证
6 略
三.[阅读下列文后问题]
1 斜掠 从容 双翼如浮圈
2 乡愁
3 从侧面烘托海燕的高大形象
4 怒吼的大海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5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表达了作者对美
第26-27页【练习九】
一.
1.shēn 2.chu 3. shēn 4.f 5.bo 6.zǐ
二.
1.近水远山皆有情
2.相貌语言,四面八方虽各别/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
3.⑴互联网有利有弊。(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⑵禁锢丰富力的想象发挥,限制鲜活思想情感的表达和鲜明个性的张扬。
⑶因联网的翻译简洁易记,但仅是音译。互联网凸显网络特点,使人一目了然。⑷③它完全符合文艺创作句中加的思想规律 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伤心句中,伤心改为烦恼(或痛苦)。
四.《精读和背诵》
1. 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
2. ①有助于透彻地理解著作内容,从而丰富学识;
②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③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3. 古今中外
4. 门:某个问题 钥匙:某个观点
5. 乙处。第5段是论读书与作文的关系。这句话正是总结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因此应放在这里。
6 B
第29-31页【练习十】
二.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
三.
1.指: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
2羡慕别人 最宝贵的还是自己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事务的一架机器: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
4.C
5. 这一标准是: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理解:自己的人生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意义,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
四.
4.悬梁刺股
5.宋濂勤奋手录书
第32-34页【练习十一】
一.[你会读这些姓么]
Ruǎn pio hu zhā zēng gě shng shn xi zhi nng ōu
二.[你能根据提示]
手舞足蹈 袖手旁观
心灵手巧 眼明手快
心狠手辣 情同手足
手到擒来 手忙脚乱
得心应手 束手待毙
妙手回春 一手遮天
握手言和
三.[巧填春字诗]
春蚕 春色 春江 春风 春眠
四.[阅读刘心武]
1 错过还可以挽回把握,但过错一去不复返
2 失去了某个机会
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3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能力
4 小的错过 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犯下一点小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能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5 老人是想:失去的东西一去不复返,不必再去追回
第34-35页【练习十二】
一.【说出四十个所以然来】
卓然而立 宛然拒绝 悄然无声
截然不同 轩然大波 蔚然成风
索然无味 晏然自若 安然无恙
勃然大怒 庞然大物 油然而生
跃然纸上 泰然处之 肃然起敬
傲然挺立 荡然无存 全然不顾
酣然入梦 依然如故 怡然自得
妙然天成 井然有序 岿然不动
?然作响 孑然一身 断然分开
蓦然回首 焕然一新 浩然正气
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 毅然出走
幡然醒悟 茫然四顾 怅然若失
了然于心 贸然从事 翩然而至
斐然成章
二.[阅读解决后面问题]
1 详改为祥 采改为彩
2 深厚浓重的文化
体会古老文蕴
3 永州山奇水异,是崇尚自然的旅游宝地
4 流连忘返
5 ①
三.【四大名著知识填空】1 鲁智深,武松
1 拳打镇关西 武松打虎
2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3 空城计 吴用 水浒传
4 关羽 走麦城
5 宋江 及时雨 仗义助人
6 曹操 煮酒论英雄
7 三国演义 红楼梦
8 孔明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鲁达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
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
林黛玉进贾府寄人篱下
9 鲁达英勇神武,打得大快人心,是个好汉!
打死人就逃,总是犯法了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题目]
1 略
2 木头 树木 大约 可以 奇妙 有余 有 多
3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4 A
5 突出核舟主题,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寒假作业答案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1271931.html
相关阅读: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