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分解因式4x2+1。对于这道因式分解题,如果不仔细审题,随意模仿,那有可能有的学生按平方差公式来解,还有可能按完全平方公式来分解。遇到这类问题,教师要激励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不能随意模仿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来对此题进行因式分解,要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这时教师可作揭示: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为逆运算的,请同学们算一算?2x2+1??2x2-1?与?2x2-1?2是否和4x2+1相等,大部分学生顿时醒悟。正确的方法是添项:4x2+1=?4x2+4x2+1?-4x2=?2x2+1?2-?2x?=?2x2+2x+1??2x2-2x+1?。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思维,避免随意模仿,养成“言必有据,算必有理”的习惯。
二、不会变通,按部就班
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拿到题目便不假思索按部就班地去做,往往是解答过程太繁,既费时又费力,稍不小心还会出错。
例如解分式方程-=-。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见题目,就按“通法”去分母的方法??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5??x-6??x-8??x-9?,结果解答过程太繁,若考虑到“巧法”将方程变通为:=,很易解出x=7,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优化解题思路,注重灵活变通,在学习方法上创新立意,克服按部就班的恶习。
三、相当然而,乱造定理
初二学生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不周全、细致,容易犯主观意断的毛病。
如初二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ASA、AAS、SSS之后,如果教师不加提示,不画出图形来说明,必然有部分学生相当然认为SSA和AAA也能判定两三角形是全等,甚至有的学生对命题“两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作了肯定回答。在他们看来,两边相等就是两直角边对应相等或一直角边和一斜角对应相等。当我们施教者给出反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为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毛病,除了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外,举恰到好处的反例便是行之有效的举措。一个巧妙的反例很可能在学生的意料之外,使学生受到启发,但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在意料之中了。
产生上述原因,其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初二数学内容明显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一时难适应,就会产生疲劳和厌恶感,特别是一些意志薄弱的女生在初二学习几何时,严密的逻辑推理,知识的迁移与综合应用,使他们因怕学不好几何而情绪不安,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为发避免这些负面影响,老师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⒈克服消极因素,激发好奇心。首先,教师应作鼓励工作,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勤劳的双手,都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是激发好奇心,新奇感。因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教师应设法使学生的好奇心变成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可让学生讨论“两个全等三角形相似吗?相似比是多少?周长比是多少?面积比是多少?”此时,教师再抓住时机,统一认识,使上述问题在“乐学”中结束。
⒉变换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初二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和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让学生多实践、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不断变换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防止单调呆板........的教学所引起的疲劳现象,使学生能保持积极上进、勤奋好学的活跃状态。如引入概念时可用归纳法,探索公式时用发现法,知识巩固时可用讲练法,容易混淆的内容时可用对比法,学生素质好的可用发现法,学生素质较差可用讲授法。
⒊作业适量,及时辅导。教师为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给学生的学习安排上,一定要把握好“度”。作业量要严格控制,题目要避免重复,切忌题海战术。特别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下功夫,对于学习确实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辅导,降低要求,杜绝灌、压、考的教学方法。否则,我们可能用自己的方法摧毁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初二学生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矛盾,他们正处在抽象思维的起步阶段,从此时起,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开始迅速发展,教师应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飞快突破学习上的“停滞现象”,使他们顺利完成这个时期的学习任务,平稳向初三过渡。
论文中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268936.html
相关阅读:初二进行系统复习和总结的几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