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5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3.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的学习,特别是对国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国家引导小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的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三大改造前后的不同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改造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所占的地位: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教学重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学难点
公私合营
●教学方法
1.讲解分析法。在三大改造的必要性的教学中,适用此法。
2.比较法。在三大改造成就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此法。
3.例证法。用事实说话,这是本内容的一个特征,举一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
4.后调查法。使学生在外活动中去体会、理解当时的情景。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图片资料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请同学们看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还是原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生产有了很大增长。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
[导入语示例二]请看下面投影。
[投影显示]

同学们,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生产计划。这个计划从1951年开始制定,经反复修改,从1953年开始执行,截止到1957年年底完成。它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工业的初步体系,五年的建设规模为427亿元人民币。到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92亿元人民币。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每年增长4.5%,其中粮食每年增长3.5%。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偏重于基础工业建设,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邮票的图案即反映出这一特点。邮票的主题为“交通运输”,图案是飞机在蓝天飞翔,火车在跨越大桥,桥下鸣着汽笛的轮船在航行,表现中国交通运输业蒸蒸日上。右边是沈阳无缝钢管厂的产品,也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表明了我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那么,在工业化起步的过程中,资金、原料、劳动力等工业化必需的因素由什么提供呢?怎么样解决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矛盾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采取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最终保证了工业化的正常进行。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5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土地改革后的我国农村经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本上第一段的内容,了解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概况。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看书的内容,复述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状况。
[学生复述]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教师引导]怎么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学生回答]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讲解]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小农经济力量非常薄弱,又是小商品经济,它们的生产受到市场流通和交换的制约,这就决定了个体农民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定,多数人贫困破产,少数人发财致富,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新中国土改后的农村,很快出现的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也正是小农经济的必然趋势。再加上农村中资本主义势力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地主富农仍然占有大部分土地,雇佣工人相对较多。
[投影显示]

据浙江省嘉兴县高照乡的调查,全乡有雇农144户,占总户数的21.79%,出现了长工、月工、短工、牧童等。此外还有外籍雇工114人,牧童35人。当然,有些人乘人之危进行放高利贷剥削也加剧了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据1954年的调查,龙游下范二村,90户农民经济条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占总户数的20.9%。其中典卖土地的16户,共典卖土地21.5亩,典卖房屋、农家具的28户,共典卖房屋13间,卖农家具506,送卖子女的两户。这些情况表明,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土改后便开始发生了。要使农业有较快地发展,又要防止两极分化,不让刚刚翻身的农民重新陷入受剥削的贫困境地,只能走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除此之外,在农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业化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恢复和展开,党中央敏锐地觉察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矛盾。一方面,实现工业化要求提供越越多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而且“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的”,同时工业品市场的形成又有赖于农业内部积累的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在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开始回升,但我国农业滞后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这种状况突出地表现为: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积极的办法只能是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而发展生产,解决粮食及国计民生的大计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必须发展互助合作”。因此,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全过程中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如果不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相适应,则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孤立地完成,势必遇到极大的困难。”
二是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的需要。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党中央对农村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和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极为关注,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毛泽东告诫说:“现在农民卖地,这不好。法律不禁止,但我们要做工作,阻止农民卖地。办法就是合作社。互助组还不能阻止农民卖地,要合作社,要大合作社才行。大合作社也可使得农民不必出租土地了,一、二百户的大合作社带几户鳏寡孤独,问题就解决了。”“只有在农业彻底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逐步地巩固起,才能够彻底地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系,才能够彻底地把资产阶级孤立起,才便于彻底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因此说,在50年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系统工程启动的中心环节,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总体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需要。
下面我们看一下过程。
[板书]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教师讲解]1951年9月,毛泽东倡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会后起草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认为农民中存在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草案出台后,毛泽东提议向熟悉农民生活的作家们征求意见。著名作家赵树理也接到了一份。之后,他到了太行区的这个小村。
[投影显示]
赵树理的真正意是要了解农民对互助合作的看法。经过调查,赵树理认为,农民没有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只有个体生产的积极性。这个意见很快传到了毛泽东那里,他说赵树理的意见很好。随后,中共中央修改了决议,指出,农民在土改后有个体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积极性。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既要积极发展,又要稳步前进。到1952年底,农民自愿组织了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社。
西省平顺县川底村村民常双虎在被记者问及当年是否愿意入社时说:“我愿意。我倒不怕,我倒是也有牛羊,3个牲口,有30多头羊,还有树木,种了18亩地,但是我愿意入,因为我跟上这个党,沾了光了,因为集体起,比较富裕。”
这一时期成立的初级社,大多在生产上有所发展。川底村的粮食亩产就从解放前的105公斤,增长到了1953年的260公斤。那年冬天,中国农民又听到了一个消息。1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认为农业个体经济和工业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此,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农民所能接受的方法,促进他们组织起,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农村进入到大办初级社的阶段。这时,赵树理也开始支持合作化运动。他以川底村为原形,写成了他的小说《三里湾》,后还被改编为电影。
到1955年春,全国出现了67万个初级社。
在这场合作化运动中,燕脉的这个村落里传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王国藩的普通农民。
1952年,王国藩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办起了一个初级社。办社之初,他们只能靠农闲的时候上砍柴,换一些简单的农具。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因此人们把他们叫做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但是正是靠着这三条驴腿,这个穷棒子社在第二年就发展到了83户,粮食亩产从120多斤增长到了300多斤。王国藩合作社的名气越越大。
1955年,毛泽东为了推进合作化运动,亲自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在书中写道:“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到1956年底,全国已有96.3%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化运动顺利完成。
[教师小结]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互助合作的途径,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占87.8%。此外,在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约有90%的农户和85%的牧户加入了合作社。至此,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一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把土改后农民激发出的积极性引导到合作化运动中,防止了两极分化。
二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三是逐步过渡。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这样就使农民比较自然地适应集体生产方式,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突然变化而引起生产力的不适应。
四是实行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经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
[教师引导]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面我把这方面的内容简单地介绍一下。
[板书]3.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教师讲解]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合作化,在总路线提出以后,原也是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形式是由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猛烈发展,也影响了手工业的合作化速度。1955年底提出要求: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化。实际上,由于改变了过去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采取手工业企业一起合作化的办法,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这里我们以四川为例说明:
从1950年起,四川个体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1年到1952年,成都、重庆、泸州等城市,通过典型示范,在铁、竹、木行业试办了17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1953年开始,各地本着自愿、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兴办手工业合作组织。到1954年底,全省手工业合作社发展到3000多个,职工6万余人。1955年成立了各级手工业合作社,建立了各级手工业管理局(科),加强管理,进行巩固和提高的工作。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出现的同时,掀起了手工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全省95%以上的城镇个体手工业者都加入了按行业组织起的手工业合作社。1957年,手工业合作社已达1.2万多个,有职工40万人。当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倍多。
[教师引导]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造到了1954年,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怎样进行的呢?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公私合营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要性
[教师讲解]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优势的不断加强,资本主义企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暴露得特别突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果不进一步受到改造,就不可能提高生产力适应人民的需要。同时,在公私合营的企业与未合营的企业之间,私营企业大中小户之间,先进企业与落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突出了。如果不突破所有制界限,不突破企业乃至行业界限,统一调动生产力,统一安排,不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造,则一系列的矛盾就不能克服,生产力就会受到破坏。1955年上半年,上海首先就有8个工业行业进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试点工作,接着北京对棉布企业进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其他一些地方也进行了试点。这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全行业公私合营确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办法。这样,为了进一步解决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日益突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以提高社会生产力,适应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党和政府采取一个全面改造的重大步骤,即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就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了。
[板书]2.公私合营[投影显示]
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私营企业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原则,即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基金、企业资方红利四方面进行分配,由国家派遣干部参与管理企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掌握了领导权、生产资料变为公私共有、工人已开始成为企业主人。
第三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即按行业,不分企业大小同时实行公私合营。资本家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国家通过清产核资定股给资本家支付定息。这种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支配权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经营直接纳入国家计划、工人成为企业主人,因而基本上是社会主义经济。
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行了公私合营。至此,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采取赎买 政策?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运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决定的:
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二是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一面。
三是大多数工商业者都具有较高的科学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和平改造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四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盟友关系。
[教师讲述]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请大家看一下改造的大概过程。
从1953年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首先进入单个企业改造的阶段。在天津,寿丰面粉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次粉尘爆炸中被大火毁坏了。
时为天津寿丰面粉公司襄理的乔维熊说:“到晚上的时候,宋彬如总经理、李志道和我,三个人坐在烧焦的一块冷木上,面对着已经烧了的厂子,就说怎么办呢?我就提个意见,我说现在就一条路,我们只能积极,不能消极。只有请求政府,我们走合营的路子,提出要重建,真正把厂子重建起,我说这样做的话,党和政府要发展生产嘛,它一定会帮助咱们。”后,寿丰面粉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了工厂,这样,就很快带动整个公司实现了公私合营。但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在1955年秋天,当工商业改造从个别企业合营进入到全行业合营的时候,一些资本家心中仍然充满了疑惑。
时为上海信谊药厂总经理的陈铭珊说:“当时统战部也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学习,当时我不发言,我一句话也不讲,实际上我心里是有个顾虑的,我想,公私合营怎么搞?是不是共产党要把我们工厂都吃掉了?”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1955年10月27日、29日,毛泽东邀请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陈叔通、李烛尘、胡子昂、胡厥、荣毅仁等人和出席全国工商联会议的全体执行委员分别在颐年堂、怀仁堂举行座谈会。针对民族资产阶级大部分人既明知社会主义改造是大势所趋,社会主义道路不得不走,又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惴惴不安,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思想状况,毛泽东系统地阐明了中共的和平改造和赎买政策,殷切希望工商业者要安下心,要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只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就有前途,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才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他指出:对共产主义这个问题,要讲开,要说穿,共产主义是好事情,没有什么可怕。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地妨碍全国的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因为它是无政府性质的。当然,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共产了,而是讲准备共产,要广泛宣传。他指出,我们现在采取的这个方法,是经过许多的过渡步骤,经过许多的宣传教育,并且对资本家进行安排,应当说,这样的办法比较好。对资本家的安排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工作岗位,一个是政治地位,要统统地安排好。毛泽东又指出,在工商界里面,希望每一个大城市有几十个、几百个核心人物,这些人比其他的人要觉悟高一些,经过他们去教育其他的人。过去这几年,工商界已经有一些觉悟程度是比较高的,他们懂得国家的政策、方针。因此,我们觉得完全可以设想:经过工商联、民建会、各民主党派的工作,壮大这么一个队伍,全国有几千人。他还对李烛尘等人提出工商界也要掀起一个改造高潮的主张进行说服,说:不要搞一阵风,不要说是要共产了,引起一阵风,好像刮台风一样,那个不好,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宣传教育等许多工作在内,要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陈铭珊说:“最后他们做总结的时候,他们讲的,企业有红利的,赚钱的,红利照发,股息红利照发,你的职位不动,你原什么职位,仍旧什么职位,工资不减,你原是多少工资,工资不减,这个我听了心里很高兴,那么后,最后一个,公方代表一定要派,那么我想这个没办法了,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我想,也就可以了。我心里怎么想呢?我想,要接受改造么,还是早点吧,不要等人家都排队,我再排队,那就不好了。”更多的资本家出于对现实的考虑,纷纷向政府提出合营要求。他们在这样的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时为天津市华龙增记织染厂经理刘世增说:“不是我去研究马列主义了,我那个时候还没有研究马列主义。从我的现实生活看,我一看这个没办法,所以我走这个道路。”说明有点勉强。
虽然资本家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公私合营的步伐越越快,到1956年1月,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公私合营的高潮。据北京市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领导小组12月间对588户资本家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资本家积极要求公私合营的约占37%,能接受公私合营的约占58%,不肯接受或有严重抗拒行为的约占5%。自从1955年12月份以,私营工商业纷纷申请公私合营,到了1956年新年,已进入高潮。1956年1月4日,以北京市工商联主委、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为首的全市327家药店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8日,连同国药业在内的20个行业、300多家商店一道被批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那时,各区资本家和工人到处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结队游行,仅1月9日、10日两天,就有5万多职工和2万多资方人员参加游行。1月15日,北京市率先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工商界代表把一份份喜报交到了毛泽东的手里。对新中国的领导人说,这是一了不起的大事。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都了。在上海,荣毅仁代表资本家向工人保证,在1月20日前完成全市工商业的合营。
[投影显示]
[板书]3.三大改造的意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本最后一段内容看一下,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而不将新中国的成立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标志呢?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因为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变成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确立起,故而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教师讲解]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首先,从中国革命的性质看。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而后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到1956年才基本完成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其次,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私有制的条下产生和发展,只有先推翻旧有的政权,建立起人民的国家政权,然后才能在这个政权的保护下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利用人民政权的力量,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造农业和手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特点表明新中国的成立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道路,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不能标志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再次,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看。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到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加上原没收官僚资本后建立的国营经济的巨大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都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因素;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建立,它们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工作,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造,因此说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教师小结]到现在为止,三大改造的内容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对本的内容做一个小结: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布置作业]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答案:C
●板书设计

第5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土地改革后的我国农村经济
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3.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二、公私合营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要性
2.公私合营
3.三大改造的意义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调查一下家乡农村农业合作化的情况,在班里交流。
2.小调查:调查一个老字号店铺在公私合营时的情况,在班里交流。
●备资料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

对公私合营的综合评价
在1956年初公私合营高潮中,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具体地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前基本上完成了和平变革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历史使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奠定了经济基础,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使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为最后实现消灭阶级、改造人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条。
三、迅速而大幅度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工业总产值达191.1亿元,较1955年这些企业的总产值增加了32%,1957年又比1956年增长8%,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的零售总额较1956年这些企业的零售总额增加了15%以上,1956年全国公私合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1955年提高了20%~30%。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由于统筹兼顾方针的贯彻执行,不仅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也获得同步发展。以各种经济成分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说,国家资本主义工业从1949年的9.5%上升为1956年的32.5%,社会主义工业从1949年的34.7%上升为1956年的67.5%,两者都是逐年上升的。与此同时,包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不仅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56年与195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7.8%、11.4%与3.5%。
综上所述,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这场涉及几亿人口的、大规模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国不仅在经济上没有遭到破坏,避免了生产力下降的情况,而且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联系,通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充分利用这部分企业发展生产,活跃经济,积累资金,培训工人与干部,有力地壮大了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今后的进步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但是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论在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作中,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有的还比较严重,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造成不良的后果。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造的要求过急,速度过快。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作会议,针对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地位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困难重重等情况,决定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不久以前,10月底的工商界代表人物的座谈会上,李烛尘等人曾提出工商界也要掀起一个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的主张。毛泽东对此曾表示不赞同,对李说:“你那样搞太厉害,你要求太急了。”“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要有秩序有步骤地,不要搞乱了。”
但是,在党内批判右倾保守的调子越越高,各地农业合作化高潮一个接着一个到的形势下,首都私营工商业的资本家与职工出于对实现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终于首先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在作了郑重考虑以后,“改变了原定计划,在全国各地一次批准了私营工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适应当时的要求,这种改变是必要的。”这样,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提前两年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不能不说是步子迈得太大了,许多部门和地区的各项准备都很不足,仓促上马,组织指导工作没有跟上,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些损失。
二、党和政府改造手工业和小商贩的原则是逐步引导它们走合作化道路,同时还可适当保留一些个体经济。但由于大多数个体商业、个体手工业纷纷要求公私合营,认为不给他们定息、发固定工资是“共产党嫌贫爱富”,又由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管部门的不适当合并以及盲目追求改造的高级形式,因而造成合营、合作的面过宽,经销、代销、自营的面过窄的错误。不仅如此,在高潮中,还有占资本主义工业与个体手工业总户数的40%的48200多户,从业人员126000人的个体手工业进入公私合营。又据统计,1954年私营商业中有96.4%的户数是小商小贩,1.6%的户数雇工不满2人,只宜实行合作化或保留个体经营,但高潮的结果,在242.2万户总数中,保留个体经营的仅占7.8%,而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占59.6%,转入国营、供销社及定息公私合营的占17.7%。
由于改造的面过宽以及与资本家同样拿定息,使带进公私合营企业的大量的小业主、小手工业者、小商小贩被笼统称为“私方人员”,被错误地当作资本家对待,后又长期没有把他们区别出去。这就混淆了阶级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给他们的家属和子女后代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中共中央批转统战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问题的请求报告”之后才得到解决。区别的结果是:全国参加公私合营的工商业者有86万人,区别为劳动者的有70万人,占80%强。
三、对于相当大一部分资本家的使用和处理不当,影响了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在高潮中,为了改造资本家和把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搞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利用资本家的长处,安排好资本家的工作问题。陈云在党内外反复地强调指出:“不应该让有经营能力的资方实职人员坐‘冷板凳’,而要尽可能地使用他们”,这是因为“资本家有本领”,“是因为他有知识,对我们有用处,对发展生产有好处。”但是,不少同志感到和资本家相处,“左了违反统战政策,右了丧失阶级立场”,因此,在工作中对资本家是“敬而远之”,宁“左”毋右,总是不信任,不使用,以致许多资本家普遍感到有职无权,“坐冷板凳”,说“安排私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能充分发挥所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与这一点相联系的还有:在高潮中对于资本主义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一切有用东西,如精打细算,生产质量优良的名牌货,注意产供销信息,迅速适应市场需要等,不仅没有看作“民族遗产”加以保留,反而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否定了。所有这些,对发展经济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说,都是损失。
四、过分强调集中统一,经济改组盲目合并过多。针对我国私营工商业十分分散,中小型企业占优势的特点,在高潮中进行适当的经济改组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不能盲目进行。为此,党和政府规定了“大部不动,小部调整”及“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等改组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不少地区还是进行了步子相当大的“裁并减合”,发生了盲目合并过多的现象。据1957年6月统计,全国在高潮中实行公私合营的工厂中,经过生产改组,合并的约占半数以上,实行联合管理的只占三分之一,其中实行统一核算又占半数。在调整商业网方面,也有类似的问题。
“总之,是并得过多,统一计算盈亏的单位太大。”结果,造成生产单调,经济特点丧失。不少商品花色品种减少,质量下降,商业网点不足,流通阻滞,给人民群众生活带许多不便,不利于生产和流通。
五、在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由于对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很不平衡的状态不重视,在改造的要求和做法上,存在着“一刀切”的严重弊病,以致影响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些边远地区,经济本就落后,工商业很不发达,基本上处于半自然经济状态,需要发展商品经济,需要多保留一些私营工商业,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改造得太彻底了。例如,广西由于在高潮中对不少地方,尤其是在农村初级市场的小商小贩排挤过多,而国营、合作社商业的工作跟不上,造成小商小贩经营不下去而失业,农民要卖的东西卖不出,要买的东西买不到,严重阻塞了城乡物资交流,加深了半自然经济的落后状态。这种现象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也有发生。
1956年上半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八大前后,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八大的一系列决策,就是这些探索的积极成果。针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给我国经济体制带的一些弊病,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不怕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作为补充和比较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相应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执行了很短的时间,及至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开展以后,就因党的“左”倾错误而中断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35285.html

相关阅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