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1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共产党只有进行武装抵抗。
一、八一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2、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3、领导:周恩、贺龙、叶挺、朱德
4、结果:起义胜利后,在转战中失败。
5、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1927年8月7日,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论断。
三、革命摇篮井冈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湖南起义。
过程:长沙受挫—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
家市决策:向农村进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2、井冈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井冈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胜利会师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红军长征
(1)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过草地→甘肃会宁(1937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4)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5)长征胜利意义:①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②保存了中共和红军的精华;
③广泛播下了革命火种;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给我们留下了红军长征精神。
(6)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等
(7)长征经历的大:五岭、 乌蒙、岷 大河:金沙江、大渡河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教训: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星火燎原的头是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四单元 抗日战争(1937.7——1945.8)
第17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
1、概括:1931.9.18,日本诬陷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2、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半年内东北三省沦陷。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存实力,剿共。)
3、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残酷统治的史实:1933年,日军在东北扶持清末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日本七三一细菌部队等。
4、中国军民的反抗:东北抗日义勇军(马占)——嫩江桥抗战
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东北地区抗日中坚力量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
————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局部抗战阶段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1、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片尾曲,田汉作词。)
2、除此之外,还有《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
3、作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抗击外侵略的悲壮历史和顽强的抗争精神,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称为“西安事变”。
2、直接原因:张、杨多次劝蒋抗日,无果;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结果: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
4、影响(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
5、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得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6、在西安事变的发生至和平解决,反映出了怎么样的精神,有何意义?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18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卢沟桥
3、经过:日本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4、人物:佟麟阁、赵登禹等
5、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与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态度有何不同?
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政策;七七事变之后——坚决抵抗。
6、影响:标志着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
7、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抗日民族正式统一战线建立。
二、共赴国难
共产党:(敌后战场)
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华北地区——朱德、彭德怀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新四军——长江南北地区——叶挺、项英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军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持续六周)
2、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
3、目的:耀扬国威,灭亡中国
4、结果: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主要的表现:杀人竞赛
5、影响: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6、面对日本侵略者否认历史的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做?
(1)、我们要居安思危,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为建设富强的中国而努力;
(2)、我们还要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第19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比较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战役名称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
时间1938年1940年
地点徐州东北台儿庄石家庄到太原地区
参战部队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八路军(敌后战场)
指挥员李宗仁彭德怀
战绩大败日军,消灭日军1万多人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二、众志成城
代表人物身份主 要 事 迹
冼星海音乐家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徐悲鸿画家创作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举办画展,资助抗战
侯德榜科学家发明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抗战时期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他们都体现出了怎么样的民族精神?
热爱祖国、积极投身民族救亡运动,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等
总结:新 标 第 一 网
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
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全民族抗战
人民大众——洗星海、徐悲鸿、侯德榜
第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2、时间:1945年4月; 地点:陕西延安;
3、内容:(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人民战争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1)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2)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
二、日本无条投降
1、加速日本投降的事:①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了两枚原子弹;
②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③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
④八路军、新四军等展开大反攻。
2、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投降。
中国战区:侵华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递交投降书
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一百多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雪洗了近代以的民族耻辱百年国耻,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①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
②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
③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2)从抗日战争得到的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等
5、中日甲午战争为何会失败,而抗日战争中国会取得胜利?
(1)清朝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同第4题第1小点。
6、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1945年10月25日——当时的中国政府:中华民国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半个世纪之久处于日本的奴役之下。
第五单元 解放战争的胜利(1945.8——1949.9)
第22全面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面临何种前途
(2)时间:1945.8 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王若飞
(3)目的: 国民党: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结果:1945.10.10,国共双方签订《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对于解放区民族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影响:中共表明了和平的诚意,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蒋介石被迫同意和平建国,若发动内战则会陷入被动。
二、列举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证据(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的表现):
1、印发《剿匪手本》,动员剿共;
2、在美国的帮助下运送军队,抢占战略要地;
3、接收大量日军的武器装备,收编大量伪军;
4、制造南京“下关惨案”等,迫害爱国民主人士。
三、全面内战爆发
1、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爆发的原因: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蘑菇战术)。
4、结果:歼灭了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5、内战性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知识拓展:历史上国共关系走过了哪些历程?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第一次国共合作 十年内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八年抗战) 四年解放战争
创黄埔军校,北伐胜利 给日本侵略可乘之机 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造成台海对峙
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说是战争和灾难);战争指挥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只有和平、团结才是出路;两党应当为了民族利益,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再次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23 走向战略进攻
在粉碎国民党对我解放区全面进攻之后,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和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一、面对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时间:1947年3月
2、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3、主动撤离延安的原因: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主动撤离延安,能够保存实力,伺机反攻。
4、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4、人物:毛泽东、周恩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
5、结果: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领导下,经过五个多月的作战,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面对国民党重点进攻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领导下,经过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时间:1947年3月
2、孟良崮战役
陈毅借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将孟良崮战役称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
1、时间:1947年6月—8月,
2、人物:刘伯承、邓小平
3、作战部队:晋冀鲁豫野战军
4、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直接威胁国统区的南京、武汉;
5、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6、思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②战略战术得当;③人民群众的支持;④国民党不得人心;
第24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三大战役比较表格
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时 间1948.9—111948.11—1949.11948.11—1949.1
指 挥 官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战术特点关门打狗,各个击破中间突破,肢解敌人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作战地区锦州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张家口、新保安、天津
主要成果解放东北全境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1、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首战锦州之后,国民党感叹:“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2、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前线,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的”。
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1)踊跃参军,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充足兵;
(2)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3)大力支援前线,保障物资供应。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3、在平津战役中,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毛泽东称赞傅作义的行动,是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和平解放北平的原因:①可以使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证;
②可以使许多物古迹免遭战火破坏。
4、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5、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1日,西起湖口,东到江阴,500公里战线,分三路强渡长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灭亡。(1927—1949)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造成了台海对峙局面;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6、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①共产党正确的战略方针、战略决策;
②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③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7、解放战争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39695.html
相关阅读: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