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一、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 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四)的重点、难点及处理
本的主题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本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从三国以,江南地区逐步得到了开发,表现在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以政治不稳定,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 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处理,突破本难点。
二、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自学讨论法
(一)前导学
了解本地区是否经历过这次开发,有什么历史的痕迹?
(二)教学渗透点
1.学生分小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解决几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并关注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情感认识。
三、教学资
《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引入新
师生互致问候。
“开发”是一个在我们日常交流中比较常用的词语。今天老师要看看同学们的大脑中储存了多少个带“开发” 的词语或短语?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含有“开发” 的词语或短语。
大家说了这么多含“开发” 的词语和短语,可什么是“开发” 呢?
“开发” 就是发掘、挖掘、利用各种资、条,有目的地进行发展的行动。因此开发的重点在发展,开发意味着发展。今天我们学习了解1500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大的开发行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板书:第19 江南地区的开发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开发” 一词的含义。
南地区的开发
1.历史上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如何?请同学们打开地图册的第24页。以4人小组为单位一起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 图,解决两个问题:
(1)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
(2)本次开发取得了哪些成果? 学生分小组阅读“江南地区的开发” 图,共同解决相关的问题,或发现疑问。
2.小组之间交流研读成果。
关于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图例分析本所指的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在指导学生看图例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内容全面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归类整理。
归纳并板书
(1)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
让学生在反复读图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准确把握江南地区的概念。
让学生在图上获取江南地区开发的成果,即表现在:兴修水利、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有了发展等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并归纳。
3.引用史料,对比感受江南地区开发前后的巨大变化。
本次开发成效显著吗?历史上有什么样的记载?
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 中司马迁关于江南地区落后状况的描述,及教材所引《宋书》中关于江南地区开发后的状况描述。
请同学们继续读图,看看我们的家乡是否经历过本次开发?
本次开发发生在历史上的什么时期呢?转入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历史史料,学习用史料证实历史观点或结论的方法。
指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根据方位读图的方法。学生发表观点时,教师要关注他们观点形成的依据。
分析讨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时间。
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时间概念,便于从宏观上把握历史。 学生明确本次开发的时间:三国时期开始。
2.讨论:“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优越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为什么不早不晚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起?
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二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为本其他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铺垫。
师生讨论、归纳整理并板书:
江南自然条好,人民勤劳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由发言,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明确:
江南地区的发展是因为三国以后北方汉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南迁的人口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优越,所以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发展的关键是劳动力的增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学习“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等内容,了解北方战乱的情况,深刻理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据史书记载,这次南迁人口近百万,占当时在籍人口的1/6。俗话说:故土难离。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到并不富裕的江南地区去了。
密切关注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回答的问题,设计连环问,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学习了解第一目、第二目。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学生此时可能只会回答到北方战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抛出如:北方有战乱,难道南方就没有吗?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用“问题解决” 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教材中“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少数民族” 以及淝水之战等内容,然后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阅读的第一目、第二目,形成对三国到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整体印象。
对政权的具体更替情况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应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这一历史特征。 阅读教材,形成对这段历史的总体印象——北方战乱、政权更替频繁,南北分裂。
2.提出问题:如果有时光隧道,让我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我有搬迁到江南的条,可是不愿意离开故土,因此在南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现在请各位同学为我出出主意。
问题的提出是考查学生对北方的战乱情况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迁移知识,用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无法安居乐业的观点说明南迁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上是否认同了和平、安定是人民的追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
板书:北方战乱
(3) 堂气氛活跃、轻松。
讨论后,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的交流中,师生形成认识:北方长期的战乱,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南迁到自然条较好,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的南方是当时人们的必然选择。
3.学生讲述“淝水之战”,了解淝水之战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用“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江南,江南就没有战争吗?” 的问题过渡到“淝水之战” 一目的学习。
关于淝水之战,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1)淝水之战的大致经过;
教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淝水之战的经过。
(2)淝水之战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3)淝水之战留给人们的教训和启示。
教师可以视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因素,在堂上灵活安排此讨论。 学生思考、交流。
淝水之战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
发展创造了条。
引导学生从淝水之战的目的、战争的过程及结果等方面思考。
4.归纳总结。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北方陷入严重的战乱。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南北分裂。
北方的长期战乱,迫使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南迁的人口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条和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勤劳,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板书:
讨论
1.历史上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3.通过本的学习,你认为我们现今的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 从地名、姓名、传说中收集。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从南方、全国整体经济格局的变化等方面考虑。学生想到即可,
不做过多、过深要求。
师生从环境、技术、人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概括总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43096.html
相关阅读:第19课全面抗战的兴起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