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基本知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
2、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缺点。
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难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知识链接】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部分新情况:1.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没有能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2.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租出土地的以富农为最多。3.高利贷重新出现。债主全部是中农。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所得税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了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1966年,国家停止发放定息。
【学法指导】
联系生活,合作探究,阅读课外资料,理解历史大事,学习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
【导学过程】
一、预习本课,完成下面的知识点,并标记在书上。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我国农业 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 建设的需要。
2、形式:把个体农民、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3、目的:走 的社会主义道路
4、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 的深刻变革(导入框)
5、起止时间:
6、概况: 年,河南 农民首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起止时间:
2、形式:国家逐步发展企业的 ,
3、政策: ,这种政策,实现了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C三大改造的完成
1、时间:
2、意义:实现了 转变为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3、缺点:存在 、 、 等缺点
二、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可补充
1、三大改造指什么?起止时间是?各采取什么形式?
2、公私合营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哪些城市首批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什么是赎买政策?这种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4、读书25页动脑筋并分析回答问题
5、书26页自由阅读卡,回答:我国哪个著名企业的哪位著名企业家主动申请公私合营?政府按什么政策对他的资本发给定息?
6、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何不同之处?(提示:可以从所有制形式及意义等方面比较)
【课堂小结】
1949 年??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达标检测】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实行公私合营c、完全没收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由资本家自已决定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自愿互利 b、全部没收 c、赎买 d、劳资两利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课 标 第一网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7、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 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8、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9、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志是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 b、新中国的成立
c、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 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 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办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中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请回答:
(1)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用的和平方法分别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布置作业】
记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
【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知识: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本课难点,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知识链接】
1、1956年,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中央开始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迷信。
2、大跃进造成的危害
“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一系列后果土法炼钢浪费大,质量差。工业总产值增长,农业总产值大幅度下降。轻工业大幅度减产,市场商品供应量急剧下降,人民的需要不能被满足。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59年冬,中央对“大跃进”运动的严重错误开始进行纠正,大炼钢运动“大跃进”运动逐渐停止。
【学法指导】: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大跃进” 时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利用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导学过程】:
1、预习本课完成下面内容,并标记在书上。
A中共八大的召开
1、背景:1、20世纪 中期,世界 与 迅速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已经建立
2、时间:
3、内容: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求。
4、意义:这是 的良好开端
B探索中的失误
1、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年,中央提出了
地建设社会主义。
2、左倾错误运动:党发动了 和
3、左倾错误标志: 、 、 、
4、左倾错误泛滥的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
缺少 急于 ,忽视了 。
5、评价: 和 是党在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6、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 (1959年?1961年)
7、调整: 年春,党和政府 国民经济, 生产。
C十年建设成就
1、 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 的时代,实现了 产品的自给。
2、新兴的 、 、 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D模范人物
1、两弹元勋:
2、“ 铁 人”
3、党的好干部
4、为人民服务的标兵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1、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哪些主要矛盾?
2、1958年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它的内容反映出什么问题?
3、读书上文字图片等资料,回答什么是大跃进运动?体现大跃进的口号有哪些?此运动给国家人民带来哪些危害?
4、么是人民公社运动?分析运动此运动给国家和农民带来哪些危害?
5、1959年至1961年造成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6、左倾错误运动有哪些错误标志?我们今天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7、中共八大后的十年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哪些?哪方面最为突出?
8、你能说出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人物?用简炼的语言介绍他们的模范事迹,并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小结】
1956?1966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本课内容包括:
一次会议
两个错误运动
四个模范人物
四个左倾错误标志
【达标检测】
1、中共八大提出了当时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 ”D抗美援朝
2、有一场运动反映了人民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却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场运动是指
A土地改革 B大生产运动
C“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延安整风运动
3、我国石油能够全部自给的标志是
A胜利油田建成后 B大庆油田建成后 C大港油田建成后 D中原油田建成后
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5、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①我国农村分田分地正忙 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③我国城市居民乘坐汽车、乘坐列车不要钱 ④ 我国中学生参加了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7、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些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援朝”,按这一逻辑推断,张跃进应该出生于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7年
【布置作业】
巩固记忆知识点,完成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中央文革小组建立、二月逆流、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等)。
2、正确评价文化大革命。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和危害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林彪、江清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使学生认识到,“文革”虽然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但中国共产党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继续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造成的危害
难点:“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学法指导】
1、讲析法。对一些理论上的问题,要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其必然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图片辅助法、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
【知识链接】
(一) 上个世纪里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版并发行了一本被国际社会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按当时全世界30亿人计算,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就有1.5册。这本书甚至成为当时中小学学生学习的唯一的教科书。不仅如此,在那段时期的人际交往中,也要像对口令暗号似的引用此书中的语句相互对话。如:上街买菜时,要正色对售货员说:“‘要节约闹革命’,我买二斤菠菜。”售货员要回答:“‘为人民服务’,这是你的二斤菠菜。”否则买卖不能成交。更让人想像不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就因为在一个会议上,把这本书上下拿颠倒了,就遭到了猛烈的批斗,被说成了是“反毛泽东思想”,“反革命”。它就是被称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
(二)文革发生的原因:
1、党内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中心的“左”倾错误的发展,是直接原因。
2、国际上美苏对我国的威胁和压力下产生了危机感。
3、个人崇拜现象的发展是思想基础。
4、党的权力过于集中于个人,个人专断现象的发展是基本条件之一。
(三)严重后果
1、学校停课闹革命,上山下乡,使知识断层,人才断层。
2、破四旧,使传统文化惨遭蹂躏。
3、一月风暴,夺权之风遍布全国,打、砸、抢、抓和武斗事件层出不穷,全国陷入空前大混乱中。
4、许多老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摧残。
(四) 评价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是,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也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这些都对后来中国共产党顺利地粉碎“四人帮”起了重要作用。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中国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这些重要事实都同毛泽东的巨大作用分不开。因为这一切,特别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长期的伟大贡献,中国人民始终把毛泽东看作是自己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是一直没有停止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再一次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导学过程】
一、预习本课内容,并标划在书上
A动乱和灾难
1、原因:20世纪60年代, 错误地认为 ,党和国家面临 的危险。
2、目的:为了防止
3、开始标志: 年,中共中央发出 的决定,对所谓的 进行错误的斗争
4、表现:全国出现 、 的动乱局面,
受到冲击, 遭到迫害
5、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被迫害致死
6、老干部的抗争: 年 月前后, 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批评,被诬为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原因:1970年至1971年间, 阴谋夺取 ,
策动
2、结果: 年 月 日,林彪等人在出逃途中 ,称九一三事件
3、影响:(全面整顿)
1971年 和 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经济下滑,1973年,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C人民群众的抗争??四五运动
1、背景:1976年 和 相继逝世, 加紧夺权
2、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3、目的:为了悼念 ,怒斥
4、结果:
5、意义:为 奠定了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年 月, 和 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
,结束了
二、合作探究,小组活动,并派代表发言
1、在课题中,“文化大革命”是加了引号的,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它实质上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2、文革中两个反革命集团指什么?分别有哪些主要成员?
3、文革期间国家主要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人民群众都对这场内乱进行了抗争,你能举出哪些事例?
4、“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带给我们哪些教训?你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
【学习小结】
文革不是任何意义的革命,它是我党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时间长,危害最大的阶段,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一场内乱。
【达标检测】
1、革的实质是
A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B无产阶级和走资派之间的革命C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D以阶级斗争为钢的重要探索
2、革中最大的冤案是
A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B贺龙被迫害致死
C老舍被迫害致死 D陶铸被迫害致死
3、反映了党,老干部,群众对文革抗争的事件有(多选)
A四五运动B一月风暴C二月抗争D九一三事件
4、文革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四五运动的兴起 D毛泽东逝世
5、对纠正左倾错误作出重大努力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刘少奇B周恩来、林彪C刘少奇、邓小平D周恩来、邓小平
【布置作业】
记忆知识点,完成导学案,完成AB卷第二单元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出品人:刘杨 审核:关学伟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3月23日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归纳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掌握基本知识点。
【知识链接】
材料一: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出现了徘徊。1977年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仍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申 *** 是反革命事件,认为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正确的,从而阻挠邓小平出来工作。这就为全党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设置了重重障碍,这也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56067.html
相关阅读: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