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初次接触“消息”这种文体,应知道消息的最基本要求,一是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
消息报道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插入简单的议论。主要文体部分的第二层写完战况后,插入了简要的议论,应引导学生反复思考、细细品味它的作用。
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准确、简明、概括性强;用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应引导学生欣赏、学习。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由时代背景入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问题
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这则新闻的。
2、用一小段话概括这则新闻的。
3、用几小段话具体介绍这则新闻的(讨论后总结):
: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新闻的。
导语:用一小段话较简洁的说出新闻的,常放在新闻的开头。
主体:用几段话详细的介绍新闻的具体。
、导语、主体,这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组成部分。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导语):简述渡江战役成功。
第二部分(主体):具体介绍三路军的作战情况,点明渡江战役的意义。
四、探索课文
1、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明确: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简洁。
2、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那么是否可融入作者自己的感情呢?
明确:渡江人数(百万),渡江区域(1000余华里),渡江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些都体现了渡江气势的雄壮和战线之长。体现了作者的自豪感。
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导语。
3、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根据地图讲述作战情形。
4、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
明确: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5、中路、西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是详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此处简略交待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6、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评论可分为两方面,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明确:评论中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和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前者略议,是因为这个题不言而喻;后者详评,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处着重点明这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至于后论敌军,是为了引出下面对东路军渡江战役的记叙。
总结:说明文以记叙为主,可插入适当的描写。
7、研究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以本文为例):
⑴准确:
如“1000余华里”“24小时内”“至发电时止”“余部”等。
⑵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⑶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60911.html
相关阅读: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