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二上册生物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训练题,供大家参考。
探点一 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一、自主学习:阅读 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这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体细胞中(1)染色体数目:________对。(2)染色体种类:________和______。
(3)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对常染色体和_____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是______,其中的__染色体较短小。(4)女性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对常染色体和_____对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是_____,两条染色体在形态上是__的。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_____ ,共有_____条;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都不会存在于同一个生殖细胞中[
3.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的______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____对。
4.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每一对都是一条来自____,一条来自_____,后代体细胞中具有_______的染色体.,也就是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5.亲代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随着________传给了后代, 人类的遗传就是通 过_________在亲代和后代之间实现传递的。
二、合作互助:
观察染色体传递过程示意图,讨论并回答。
父亲(__对染色体) 母亲(__对染色体)
精子(__条染色 体) 卵细 胞(__条染色体)
子女(__对染色体)
结论:人类的遗传就是通过________在亲代与后代之间传递实现的。
探点二 人类的性别决定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人类的性别决定这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女性:只产生_____种生殖细胞,含有____条常染色体和一条__ __染色体
男性: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_____ 条常染色体和一条_____染色体,另一种含有_____
条常染色体和一条____ 染色体,从理论上讲,两种精子的数量是_____的。
2.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内的性染色体是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含 有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内的性染色体是_____,将来发育成____,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_的。
二、合作互助:
观察 性 别决定示意图,讨论并回答。
亲代 母亲(__) 父亲(__)
生殖细胞 X X Y
请连线:
后代 XX XY
后代性别 ________ _______
结论:生男生女由父母共同决定,但以_______为主,而且机会均等。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自然状态下,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几率是 ( )
A.生男孩的几率大,生女孩的几率小 B.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几率相等
C.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几率不相等 D.生男孩的几率小,生女孩的几率大
2.正常成年 男子的一个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 )
A.22+XY B.22+XX C.22+X或22+Y D.都不对
3.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受精卵细胞,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的变化规律是( )
A.2n2n2n B.nn n C.n2nn D.2nn2n
4.人的肌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由此可知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是 ( )
A.23对 B.46条 C.23条 D.因人而异
5.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
A.男性体细胞 B. 女性体细胞 C.人的卵细胞 D.人的精子
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有些动物是雌性同体
C.从理论上讲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应为1:1
D.人的性别决定与基因无关
7.某对夫妇已有了一个儿子,他们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有多大? ( )
A.100% B.75% C.50% D.25%
8.若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表示为:22对+XX,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应为________ ___,卵细胞的应为:___________,精子的应为:_____________。
9.199 0年,科研人员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男性性别决定基因。说明人的性别是由____决定的。
10.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通常是_______存在的,________和________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的__________。
第二节
1、B 2、C 3、D 4、C 5、A 6、D 7、C
8、22对+XY 22条+X 22条+X或22条+Y
9、基因
10、成对 精子 卵细胞 一半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初二上册生物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训练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723243.html
相关阅读:2018年-2018年八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苏教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