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三角 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二)能力训练要求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新颖、有趣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 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巧设现实情境, 引入新课
大家来看一机器零件(投影)
为什么铣刀偏转35°角 ,就能得到55°的燕尾槽底角呢 ?
二、讲授新课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观察如下的实验(电脑实验)
用橡皮筋构成△ABC,其中顶点B、C为定点,A为动点,放松橡皮筋后,点A自动收缩于BC上,请同学们考察点A变化时所形成的一系列的三角形:△A1BC、△A2 BC、△A3BC……其内角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当点A离BC越来越近时,∠A越来越接近180°,而其他两角越来越接 近于0°.
三角形各内角的大小在变化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
在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有没有等于或 大于180°的?
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不会大于或等于180°.
看实验:当点A远离BC时,∠A越来越趋近于0°,而AB与AC逐渐趋向平行,这 时,∠B、∠C逐渐 接近为互补的同旁内角.即∠B+∠C→180°.
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可 能是多少?
这一猜测是否准确呢?我们曾做过如下
实验1: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图6-38(1))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
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相嵌合(图(2)、(3)),最后得图(4)所示的结果.

(1) (2) (3) (4)
实验2:将纸片三角形三顶角剪下,随意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由实验可知:我们猜对了!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正好为一个平角.
但观察与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 定正确、可靠,这样就需要通过数学证明.那么怎样证明呢?请同学们再来看实验.

这里有两个全等的 三角形,我把它们重叠固定在黑板上,然后把三角形ABC的上层∠B剥下来,沿BC的方向平移到∠ECD处固定,再剥下上层的∠A, 把它倒置于∠C与∠ECD之间的空隙∠ACE的上方.
这时,∠A与 ∠A CE能重合吗?
这样我们就可以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接下来同学们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真命题.

已知,如图,△ABC.求证:∠A+∠B+∠C=180°
证 明: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
∠ACE=∠A(两直 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D=∠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B+∠ACE+∠ECD=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即:∠A+∠B+∠C=180°.
通过推理的过程,得证了命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真命题,这时称它为定理.即: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
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小明的想法是 把三个角“凑”到A 处,他过点A作直线PQ∥BC.(如图)他的想法可行吗?你有没有其他的证法.
小明的想法 可行.因为:∵PQ∥BC(已作)
∴∠PA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Q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PAB+∠BAC+∠QAC=180°
∴∠B+∠BAC+∠C=180°(等量代换)

也可以这样作辅助线.即:作CA的延长线AD,过点A作∠DAE=∠C
也可以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 ,然后过这一点分别作另外两边的平行线,这样也可证出定理.

即:如图,在BC上任取一点D,过点D分别作DE∥AB交AC于E,DF∥AC交AB于F.
∴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BDF=∠C(两 直线平行,同位角 相等)
∠ED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EDF=∠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DF+∠EDF+∠EDC=180°(1平角=180°)
∴∠A+∠B+∠C=180°(等量代换)
三、课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这堂课,我们证明了一个很有用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基 本思想 是:运用辅助线将原三角形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内角集中在一 起,拼成一个平角.辅助线是联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今后我们还要学习它.
五、作业 习题6.6
六、活动与探究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否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凑”到BC边上的一点P?(如图(1)),如果把这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内一点呢?(如图(2))“ 凑”到三角形外一点呢?(如图(3 )),你还能想出其他证法吗?
(1) (2) (3)
让学生在证明 这个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并且了解一题的多种证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结果]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既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凑”到BC边上的一点P,也可以把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内一点;还可以把这三个角“凑”到三角形 外一点.证明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77561.html

相关阅读: